首页 -> 2008年第1期
打造学者型教师队伍的思考
作者:付学军 毕朝晖
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职后培训及教师的校本研修已成为新世纪对教师的新要求,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很重视,培训工作已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在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上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也是造就学者型教师的重要途径,通过校本研修,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校本研修有利,于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造就学者型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
3、探究与反思。探究是教师迈向学者的台阶,只有探究才可能培养教师的学者风范。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教师要努力探究学问,尤其是探究课堂的奥秘,探究教学方法和技巧,探究学生的心灵,让教师在探究中成长。教学反思和教学探究是相辅相成的,探究离不开反思,反思推动探究。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将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当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后,这名教师离优秀教师已经不远了。
4、博客与BBS。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博客和BBS迅速兴起,它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它们的作用主要有:促进学习、记录收获、反映成长、结识朋友、共享知识、交流看法、练习文笔、锻炼毅力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坚持办好个人博客,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
四、学校在打造学者型教师中的责任表现
1、创造成长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有着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一个爱学习的群体就会诞生一所学习型学校,从而提升学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因此,学校要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为教师的学习成长搭建平台,提供学习环境物质保障。
2、关心教师学习。学校要扮演好打造学者型教师的角色,既不能包办教师的学习,也要关心教师学习。具体体现为:为教师的学习提供物质保障,要多过问教师的学习情况,坚决抛弃教师学习是个人的事,学校组织无须过问的观念。
3、构建激励机制。教师的学习从小处看关系着教师的人生成长,关系学生的成长,从大处看关系着教育的兴旺发达、民族的未来。鼓励推动教师学习成长是新时期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要从本质上调动教师的学习,着力构建教师学习激励机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激动教师学习。
五、教师自身在打造学习型教师中的行为取向
1、自主自觉。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要不安于教学现状,在学习方面要有自主自觉意识,有内驱力,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用一颗火热的心,澎湃的激情投身学习。
2、学习计划。学习同样要制订计划,要有近景、远景计划,规划学习目标、读书目录、学习方法、预设学习效果等。在学习实践中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对照学习找问题、找差距,通过学习切实提升自身学识水平。
3、交流提高。教师在学习中要积极构建学习群,并在学习群中交流、讨论、提高,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有效作法。当前,有不少教师存在着思想封闭,不愿交流学习的作法,总认为自己的水平能力不错,可以胜任教书,这是片面的认识。希望教师们走出象牙塔,走进知识的海洋,融入学习交流的立交桥,全方位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