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张晓丽
一、 激活
1.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范进中举》,为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而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让学生想象举行完大典后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的言行。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材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难道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已有定论出发,好像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等,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激活学生质疑
“一言堂”教学历史悠久,语文教学尤甚。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成的教材答案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求异思维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或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让学生大胆的发表独立见解。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教材所选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也并不能是说没有问题。让同学们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问题。
3.激活学生想象
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为了行文简洁,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如《喂,出来》中,作者写到一个工人听到一声“喂,出来”的叫喊和一块小石头在他的身边滑落,便结束全文,对后来的情况没有交代,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还如《孔乙己》写孔乙己的那次悲惨出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这中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学生也可以发挥想象。戏剧、诗歌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引导
1.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叫“好”。课改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许多人想到的是多鼓励,而对纠偏却注意不够。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2.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有时候学生的思维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如解教学题,有时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如有的同学读了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认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可是让其陈述理由,学生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 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论证以及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指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其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中来。
3.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比如,有同学在讨论《羚羊木雕》友谊与物质的关系时,竟然认为做人就要先考虑自己,并且说“妈妈”做得很对。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新,但无论从对作品理解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更有甚者,有同学对《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勇敢也提出质疑,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我们应该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准则是不可违背的。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