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故事汇 > 何舞 > 毒帐房的薄情妻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十一 | |
|
|
可怜的曲庭兮就被这一大群如狼似虎的女人围在中央,接受着四面八方既亲热又七嘴八舌的问候。 “这次比上次出门要迟了两天回来,老实交待,上哪去逍遥快活去了?” “就是,史家元胜昨天还说,把那块和阗玉给了你,这生意亏大了,他还想跟你算帐。” “对了,我要的那种茶叶你有没有买到?老谢最爱喝了——” “青绫你别不吭声呀,算了,还是我来帮你问他吧,那些药材带回来了没?” “停!让我清静下来行不行?姑奶奶们,我还不是为了镇子做牛做马?”曲庭兮一个头被吵成两个大,一迭声答道:“那块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已经两清了,还有什么帐可算的?老谢的茶叶买了,药馆的药材也带了回来了——”他一边回答一边往人墙外张望,他生怕她不见了。 被隔在人墙数米、竹篱笆外的盈兰若,说实话,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傻眼。 她生性一向冷淡,素来不喜与人过于亲近,自娘去世后,她更是躲进了一个牢固的壳里,她甚至有过出家的打算,第一次见面时,姓曲的倒没有说错。 她心头有苦,却从来不向陌生人诉,她不要同情,因为那些于自己,根本就毫无用处。 自己的伤心,谁能真正看得见呢?红尘中,谁也不能渡谁,有一些隐藏的伤疤,是永远也无法言说的,识人容易,识已难。何况是相识不过短短几日的人?所以,趁着他现在在忙,盈兰若决定走开。 那厢曲庭兮刚扭头和颜悦色地回答了一个老婆婆提出的问题,再一转头,却发现,佳人如黄鹤,杳然无影踪了。 这下,被困在姑娘堆里的俊朗男子终于忍不住了,猛地拔开人群,对着荡荡的场子大叫一声:“人呢?” “什么人呀?”如狼似虎的娘子军面面相觑。 “我带回来的人啊!一个漂亮的姑娘——谁看到她去哪了没?” 姑娘?姑娘!已为人妇的小媳妇们面露喜色,而未婚的姑娘们则一个个心碎了无痕。 “哎呀,你拐了个姑娘回来?”元家的小媳妇惊异不已。 “真的假的?你这生意越做越大了哦,都贩卖人口来了,真不错呀!”天仙道观的花道士嘿嘿地奸笑。 “这个样子,不太好吧?”私塾里的海夫子和医馆的月大夫虽然嫁的夫婿不算什么老实人,自身却十分厚道,看样子两人打算劝阻。 “别瞎扯了,快帮忙去找,她在这里除了我没认识的人,万一受了委屈——”曲庭兮焦虑极了。 谁曾想到,一眨眼功夫,她就不见了呢?她会上哪儿去?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所以才生气走掉了?从不知牵挂为何物的心,顿时纠结起来。 盘古酒坊,在曲庭兮带领着一票娘子军在镇上找人找得鸡飞狗跳之际,盈兰若此时,正轻松自在地坐酒坊里,喝着酒坊老板亲自泡好的茶水。 半柱香前,她一个人沿着进镇子的路,慢慢地走到了一处店家外,那里挂着一块小小的匾额,她抬头看着,上面写着“盘古酒坊”。 坊间里飘出一股熟悉的香味儿,那里酿酒的第一道程序,蒸煮粮食,先要将粮食抖入酒区,经过蒸煮后,有利于发酵。 沾了泥的缕花粉鞋儿,倏地停了,粗粗的门柱上贴着一张历经风吹雨打后墨迹已经快糊掉的红纸,上书八个大字“招聘酿酒师傅一名”。 她无声地读着,一字一字,认真而谨慎,秀眉渐渐平缓,可脚步,仍迟疑不决。 如果要留在这镇上,就得先找一处地方安身,姓曲的那个是不指望了,她是不是先暂留在这酒坊里?若是在这里住不惯,她就马上离开,可若是真像曲庭兮说的那么好,她留下又何妨呢?甚至,她还能在这里找到一些回忆。 这里的酒香味儿,勾起了她的的想念,不,应该说早在那晚,曲庭兮给她那杯“忘忧”开始,她就开始发作了洒瘾,开始疯狂地想念。 是的,她想念,想念酿酒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兰若深深地、贪婪地用力呼吸,发出舒畅的轻吟—— 冷不防地,里头出来一个年纪约四十来岁、个头较矮的中年男人,一看到她,眼睛立即一亮。 老天爷!眼前的这位姑娘,也太美了吧?一张瓜子脸上,眉如翠羽,一双翦翦双瞳,圆润粉白的鼻子,不点而红的樱唇里齿如含贝。 雪的肤、花的颊、墨汁一般如云的发,再加上窈窕的身段、腰如束素——尽管只着一身朴素布裙衫,却掩不住那倾国姿妍,真正世间少有的绝色! 这么个人间绝间,怎么会孤身一人待在自家的酒坊外?还一脸迷茫的样子?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瘾?酒坊古老板心下暗喜,他拂衣整冠,小心翼翼地上前,唯恐惊吓住正神游四海的美人儿. “姑娘。”他轻声唤道。 盈兰若回过神,视线转向对方。 “姑娘,在下是这家酒坊的老板古道义,不知姑娘为何一直站在这里,是否有什么要紧事?” “您是此处的老板?”盈若兰眼睛同样一亮,芙蓉面上,目波澄鲜,眉妩连卷,又把古老板闪了个头晕眼花。 “对。” “我想应聘,可以吗?”她简练又肯定地告知对方自己的目的,红唇边勾起一抹笑容。 后来,被电到眼冒金星的酒坊老板带着一脸“巴不得”的表情,爽快地答应了,甚至还恭敬有礼地请她进屋小坐。 “这么说来,盈姑娘会酿酒?”古老板面对佳人,面红耳赤。 “是,小女子自幼跟随家母学习酿酒。”盈兰若没打算告诉这位显然对自己印象特别好的新东家,自己的母亲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客牡丹。 自古以来,“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用茶、酒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世人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今放眼天下,茶行以玉家为尊,酒业则以“青草桥头百酒家”的袁家名气最大。此外,客牡丹所著“酒经”里,收录了百种名酒的酿造方法,更是尤珍贵。 虽然“酒经”已经被烧毁了,可仍然牢牢印在她心底,那是从小儿母亲交给她的功课,也是母亲唯一留给她的东西。 “盈姑娘,老实说,如果能有新品种销到马家镇,甚至更远的桑梓镇,对咱们镇上来说都是件好事。”古老板叹道:“可惜,现在外头兵荒马乱,粮食紧缺,我这小小的酒坊也是越来越不景气——” | |
|
|
海阔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