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作者:贾厚明




  答: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加以品析。(2分)
  答: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蕃①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②薛勤来候③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④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⑤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⑥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陈王列传》)
  注释:①蕃:指陈蕃。②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③候:拜访。④以:而。⑤事:服侍。⑥清世:使社会澄清。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谈笑有鸿儒 鸿:(2)尝闲处一室 处: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无丝竹之乱耳 勤知其有清世志
   A.B.
  甚奇之其如土石何
  孔子云尝闲处一室
   C.D.
  俄顷风定云墨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
  (2)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13.细读甲、乙两段文字,摘引原文中相关词句回答下列问题。(2分)
  两段文字都写了“室”,其中,甲文中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乙文中陈蕃不“洒扫”其室,而让“庭宇芜秽”的理由是
   。
  14.甲文中引用孔子的话,乙文中写薛勤的反应,各有何作用?(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3分)
  有掌控力的勇气
  吴淡如
  ①艾琳·柯林斯是美国航天飞机指挥官,她是第一位女性航天飞机指挥官。她向来冷静果敢。1999年,柯林斯曾参与处理一场美国太空总署最充满危机的发射计划,折服众人。不久的将来,她也会坐在一架航天飞机里,在一分钟内将时速从0提高到1600千米,英勇地朝无垠的太空飞去。
  ②航天飞机上升的速度听起来多么惊人!48岁的她,从空军退役,已通过无数次的太空中心模拟飞行,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她比其他航天员冷静。
  ③但她对媒体表示,她就是没胆量坐云霄飞车,连迪斯尼乐园的太空车和水上乐园的滑水道也不敢玩。每次带着小孩排队玩云霄飞车,轮到她时,她总是两腿发软地打退堂鼓。
  ④分析云霄飞车和航天飞机的不同时,她说,太空飞行是她的信仰与使命,有成就感,有目的,而且她对航天飞机有掌控力。
  ⑤相反地,云霄飞车的“方向盘”不在她手上,她无法控制,所以她会感到恐惧。听起来好像很矛盾,其实这一类的例子到处都是:很多女强人在公司处理危机时十分冷静,回家却连一只小蟑螂都怕得要命。只因她不能掌控蟑螂,却可以掌控公司。
  ⑥很多男人在公司里对财务报表了如指掌,却常不知身上有多少钱。只因他想掌控财务报表,不想掌控口袋里的钱。
  ⑦我也曾认识一位大船船长,风浪再大他也能指挥若定,但他死也不愿跳进海里。
  ⑧只因他可以掌控船,但不能掌控海。
  ⑨只在可以掌控处才有勇气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相反地,有些人只有“没掌控力的勇气”。比如社会新闻上有人因为职场要求学计算机,他自觉年纪不小,不可能学会,排解不了压力,最后跳河自杀;有人自小做不了一件好事,工作也一事无成,却可以在别人怂恿之下打打杀杀;有人婚姻一不如意,就想携子女自杀——这些人对掌控自己的生命缺乏勇气,却对毫无掌控的险境,勇气十足。
  ⑩有这种“宁死都不愿意掌控自己人生”个性的人,必然与成就感无缘,是自己毁掉自己。
  (选自《书摘》2007年第4期)
  15.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把“勇气”分为哪两类?(2分)
  答:
  
  16.文章前两段交代艾琳·柯林斯的优秀品质以及在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何作用?(4分)
  答:
  
  17.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只在可以掌控处才有勇气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的含义。(3分)
  答:
  
  18.指出第⑨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并阐述其作用。(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8分)
  行走的父爱
  邹扶澜
  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近了,看清是一位老人,佝偻着腰,拄一根拐杖,走起来十分吃力。我落下车玻璃,说,大爷,你去哪儿?要不要我捎你一程?
  老人耳朵有些背,明白了我的心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感激。我下车,扶他在后座上坐下。
  车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可我已经不能把他放下了,只好掉头加速前进,边走边和他拉着家常。
  他说,他是去看女儿的,从昨天早晨一直走到现在,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路走起来就这么长。昨晚,他就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
  

[1]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