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模拟试题(三)

作者:李家声




  (张雨生《听袁隆平演奏》)
  7.根据文意,第1段中所说“袁隆平演奏小提琴的旋律,久久地回荡在脑海里”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欣赏水平不高,只是对袁隆平的演奏情有独钟。
  B.袁隆平的演奏技艺高超,而且对演奏很投入。
  C.《行路难》这支曲子是李四光的名作,作者对它的印象极深。
  D.袁隆平科研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使作者在他演奏中感受强烈。
  8.第3段中,作者两次引用“我们是吃袁隆平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说明袁隆平的创造和奉献。
  B.为了说明农民解决了温饱,已不愁吃粮。,
  C.为了说明农民对袁隆平饱含深深感激之情。
  D.为了说明解决农村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9.第4段中,对“行路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照应袁隆平演奏的《行路难》。
  B.袁隆平经历几十年的艰辛人生路程。
  C.袁隆平辛勤劳作,生活条件很差。
  D.袁隆平在科研上经历无数艰难困苦。
  10.第5段中所说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老一辈科学家不仅在研究领域领先,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有很高造诣。
  B.搞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对琴棋书画很有兴趣。
  C.科学家应该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D.文化素养的深厚对科研会有好处。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①,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以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心,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尝谓希烈曰:“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寄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先奇妻然之。兴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桂娘白希烈子,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因为腊帛书曰:“前日已死,殡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含桃。先奇发丸见之,言于薛育曰:“两日希烈称疾,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此乃有谋未定,示暇于外,事不凝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衙门,请见希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伪号,一如李纳。”先奇曰:“尔父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及妻子,亟匕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后两月,昊少诚杀先奇,知桂娘谋,因亦杀之。
  请试论之。希烈负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僭而桂娘妃,复宠信之,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此诚知所去所就,逆顺轻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权也;娣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禄位者,当希烈叛,与之上下者众矣,此岂才力不足耶?(盖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
  (杜牧《窦烈女传》)
  [注]①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使,奉命讨伐割据淄青的李纳,反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建中四年底攻人汴州,旋称楚帝,年号武成,不久为刘洽所败,逃归蔡州,后被部将陈仙奇毒死。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出门,顾其父曰
  顾:顾念。
  B.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谓曰
  间:秘密地。
  C.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衙门
  部:统率。
  D.希烈负桂娘者
  负:对不起。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桂娘)悉皆得闻。
  B.因徐说之,使(桂娘)坚先奇之心。
  C.请分遗先奇妻,且以(此)示无事于外。
  D.(桂娘)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桂娘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
  ②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
  ③先奇妻然之
  ④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
  ⑤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⑥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①③⑥
  15,以下是对作者评论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抢去桂娘,他僭称帝号让桂娘做了妃子,又宠信桂娘,可是桂娘还是机智不顾自身地使叛贼李希烈覆灭,她的才力超过了那些在李希烈叛乱时却与李希烈相处的朝廷官吏。
  B.李希烈抢去桂娘,他僭称帝号让桂娘做了妃子,又宠信桂娘,可是桂娘还是机智不顾自身地使叛贼李希烈覆灭,她比那些在李希烈叛乱时却与李希烈相处的朝廷官吏高尚,因为她明义理。
  C.桂娘被李希烈抢去,后受宠信,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志向,她明义理,因而能机智不顾自身地使叛贼李希烈覆灭,那些在李希烈叛乱时却与李希烈相处的朝廷官吏相比之下很卑劣。
  D.桂娘被李希烈抢去,后受宠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志向。她明义理,因而能机智不顾自身地使叛贼李希烈覆灭,她的才力超过了那些在李希烈叛乱时却与李希烈相处的朝廷官吏。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慎无戚心,必能灭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城道中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①新城,县名。此诗为苏轼任杭州太守时巡行新城时作。②铜钲(zh6ng),古代一种铜制乐器,似铃。③西崦(v6”),西山。
  (1)此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 [4]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