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模拟试题(五)
作者:马瑞华
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噪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①阒:音(qù),书面语,远。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19.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景作品,多有“兴寄”,文章的首尾两段就体现这一特点,请从中找出显露作者情感的写景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噪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六、(12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①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②太阳出来,露水消失了
③峡风有些凉意
④早晨,透明的露水闪烁着
⑤漫山橘油树上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
⑥橘油树上阳光闪烁,绿叶金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纳米皇冠”下定义。(4分)
①近日,中国科学家打造出了一顶新颖的饰品“纳米皇冠”。
②皇冠制作的原材料是铂金。
③皇冠的制作运用了分子纳米技术。
④皇冠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比喻句(6分)
郁郁葱葱的大片松林,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大雪山半山腰,__________________;镶嵌在万绿丛中的一栋红房子,三角形的房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二___________________;远处那黝黑的石山,被皑皑的白雪层层包裹着,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以下几种是他所鄙视的德行:一是在可以上升的时候却谦让;一是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一是让他选择难易,而他选择了易;一是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同样做错了事;一是容忍了软弱,却把这种容忍称为坚强;一是当他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也是他自己的面具之一。
这些被鄙视的德行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品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