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知识运用与训练二则
作者:佚名
5.自然景物中融入了人物的活动,这画面就添了灵性与张力。《边城》的第三段写艄公拉动铁丝让渡船簌簌而荡,第七段中写女人、女孩洗涤用具。就属于茶峒特有的风情。请你“盘点”记忆,从自己生活的城镇或乡村的视角出发。捕捉一处有韵味的风情,用形象、生动的文笔描写出来,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一颗心脏”指浸透着沈从文一片深情的茶峒;以“心脏”喻指茶峒.表明沈从文笔下的这方精神栖息地,始终有生命的律动。眼前的河流、渡船以及青石板,一如当年,活力未减。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凸显了吊脚楼这一地域文化悠久、古朴、随岁月日渐老去的特点,很见意境。
3.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鸭群之美。一是环境衬托之美,河水绿莹莹、阳光亮闪闪是美丽的背景;二是对鸭群的动态描写之美。作者分别从鸭的情态和声音两方面运笔,把鸭儿人格化,透出了十足的情趣美。
4.画线句子展示了桃花汛期时和过后小河的别样景观。绘景的特点有:①运用准确、形象的动词写动态;②把动态与静态结合起来写;③运用比喻、拟人的辞格,写出景中之趣。
5.从城镇生活的视角捕捉:①东边天空刚现出一丝鱼肚白。薄雾缭绕的公园就热闹起来了。翠鸟在绿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谣。湖水在晨风的轻抚下绽开了笑脸。你看,一对银发老人正在树丛旁打太极拳哩,他们的动作配合得那么谐调。朝霞静静地把他们饱经风霜的脸镀成一片灿烂。②清晨。街道上还留有昨日太阳炙晒的余温,四下里静静的。忽然,一辆洒水车和着“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的优美旋律,驶进了香樟护卫的大道。年轻的环卫姑娘为城市的洁净、美丽。洒下串串汗珠,播下片片深情。你看,香樟树也禁不住微微笑了。多开心的笑哦!
从乡村生活的视角运笔:①弯弯的山道上。野花在飘着淡淡的香。一串自行车铃儿响,敲醒了宿鸟儿的梦。二娃今天别提多高兴啦!他妈妈当了乡里的养猪状元,从乡长手里领过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这以后。二娃上学、放学可不用再挤那老式的农用车了。他穿过爷爷砍柴的竹林,绕过爸爸放牛的水塘。一路铃响,叮叮当当,飞向那绿树掩映的红墙……②残阳如血,摇摇欲坠。上苍将还没来得及吞噬的一丝余辉毫不吝啬地洒向每一个角落。父亲右手扶犁,左手挥鞭。不停地吆喝着牛。夕阳下的父亲是一头为儿女、为生计而奔波的牛,孜孜不倦。夜色加浓,父亲收拾好农具,赶着牛,在窄窄的田埂上前行。老牛弯弯的牛角挑起一弯新月,脚掌叩击出对丰收的希冀。炊烟袅袅的家园就在前面,哦,好温馨!
(拟题 董新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