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由两种写作教学看写作教学面临的真正问题

作者:容理诚




  所以,我们不要急着反对“两类写作”的观点,不妨联系我们的作文教学实际,一起来看看:这一话语系统是不是比各位熟悉的话语系统更能有效地针对作文教学现实,更能作出合理的“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
  (网友:aimin)
  
  美国的作文考试跟中国的科举考试“如出一辙”:只考“基于交流”的写作。这样做,有没有坏处?我个人认为没有。
  但是,如果把这两种写作混为一谈,便会导致很多人写出来的文章别人看不懂,或者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根本就不会写某类型的文章。比如我曾经用美国初中的英文统考题考我的移民学生,让他们用中文来写,题目是“用500到800字左右评估一样初中生常用的产品”,结果没有一个人得到及格分数。接近一半人想不出有什么产品可以让他们写;另外一半人不知道什么叫评估,不知道原来评估是要设定评估根据的,写出优点和缺点,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网友:方老师2007)
  
  读了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产生,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意见,还是对写作教学现状及写作理论进行过细致研究之后形成的意见?把真实表达跟交际交流需要对立起来,只要真实表达不要交际交流技巧,本来就是作文教学中的一股歪风邪气,怎么能给以肯定呢?
  没事写着玩,不给人看,从而提高个人写作水平和心智水平。这样的写作,用得着老师去教吗?而且记录内心隐秘,只是为了宣泄个人情思,根本不需要考虑是否明白清楚,别人越看不懂越安全。
  以交际交流为目的的写作,照样需要真实地表达自我。真实、真诚不是有效交际交流的基础吗?怎么一提表达自我,就要否定交际交流方面的要求呢?
  作家写作,看似不考虑阅读对象,只是把内心形成的东西描摹出来,其实他们还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以使文章能够吸引人,或者以情感人,或者以理服人。也就是说,表达自我,产生表达愿望,只是写作的一个起始条件和动力基础,而不是写作的全部。要很好地表达自我,需要表达技巧;要使表达的“自我”为读者所认知、认同,同样需要表达技巧。
  有人说,作家写作不需要技巧,这就好像有人说骑自行车不需要技巧一样。我们成人骑自行车的时候,往往把心思用在注意道路走向和交通安全方面,基本不关注骑车技巧。这是因为我们骑车多年,经验丰富,各种骑车技巧掌握得非常熟练。作家写作不关注技巧的情形也是这个道理。
  作家写作的时候较少考虑(甚至不考虑)表达技巧的情形是有的。如果我们通观一下一些作家的写作历程,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早期的作品,大都比较重视表达技巧的运用;随着写作经验的丰富,其成功作品,往往给人以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的感觉。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很朴素的认识:作家也是需要写作技巧方面锻炼的,锻炼得越多,用得越纯熟,作品越容易返璞归真。
  (网友:透明的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