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热爱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娄红玉 阮桂卿




  生15:整个人类。
  师:那么,狼隐含着什么意义呢?
  生16:困难。
  生17:险恶的环境。
  师:对,硬汉精神也指人类面对险恶环境时所显示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力量将代代相传!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老人与海》,还有杰克·伦敦中文网,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同学们,在你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到了大家对文本细腻的品味和深入的思考,这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此时此刻,大家的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要表达,下面能将你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吗?
  (屏幕显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他”对你的启示)
  面对____________,“他”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有的同学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好吗?
  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话。
  生18:面对困难,“他”启示我们:只要开发自己的潜能,没有跨不过去的障碍。
  师:相信自己,发掘潜能,每个人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生19:面对厄运,“他”启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会令我们笑对挫折,永不言败。
  师:逆境中能笑对前方,是一种素质,一种涵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挚爱。让我们在食指的诗中再次回味对生命的热爱。
  师生一起朗读(食指的《热爱生命》诗节,选诗略):
  师:同学们,人活着就是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抗争与搏斗。从飞倾其所有抚慰人间的伤痛;洪战辉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苦难;正如这部小说开篇的小诗写的那样:“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活过并经历痛苦。”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六、作业套餐
  
  师:同学们,今晚的作业是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500字左右。一是阅读《热爱生命》全文,写写你对“硬汉”形象的体会。二是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并做点评。好,下课!
  [评点](阮桂卿)
  《热爱生命》课文很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自读课的任务,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教到点子,学在关键处,这对执教老师是一个难题、一个挑战。娄红玉老师的这节课,以下三点是值得推介的。
  一、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体现自读课的特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抓手。整个教学流程从整体到局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从初读感知到精读赏析,再到研读领悟,由浅入深,由导到放,先引导学生读懂文本作者的特定指向,再读出学生的个性感受。每个环节都注意教方法,给扶手,如初读感知提供批注的范例,研读领悟提供表格比较异同点,给句式让学生谈启示。让学生上完一课不但读懂课文,读出自已的感悟,还能举一反三自读其它文学作品。
  二、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内容挖掘到位,语文味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在语境的动态中学到语文知识。文中主人公强烈的生命意识,惊人的顽强意志,非凡的人性和智慧;文中精彩出色的心理细节描写,凸现主题的象征意义,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执教者都能关注到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落实。
  三、板书设计简洁、完整,富于艺术性。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不少老师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全文性的板书。而全文性的板书是对文本整体思路、内容、写法的把握,有利于训练师生的思维,锤炼师生的语言,帮助师生深入把握文本。从娄老师的板书设计中也可窥见她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娄红玉,阮桂卿,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广州。本文编校:洪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