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第一编 话题作文(一)
作者:罗小军
这位特级教师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一是竟然会如此“年轻美丽”,二是竟然“随便”进了“全校闻名的后进班”。情节又起波澜了,读者一定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作者不写老师上课如何生动,却用“吹粉笔灰”这一细节,作为献给同学们的“见面礼”,真是出人意料。更出人意料的是,美丽的特级教师就凭这一细节,获得了全场“掌声”。
再添一细节,让老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评析】作为一名特级老师,值得书写的内容肯定很多,可作者偏偏摒弃传统的写作角度与内容,写出了这篇短小精悍的作品。文章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情节出人意料,上课前老师们对她的议论,上课时她的言行,都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构思上的特色,颇有吸引力;二是事件细小传神,全文四百余字,简单的几个动作,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语,却让特级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原来,这位特级教师的与众不同之处, 就在于她身先士卒的引导,在于她真挚无私的关爱。
(评荐老师 罗小军)
我因考试而美丽
湖南益阳二中 陈 爽
面对考试,摇头者有,叹气者多。一进考场,便会听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之类的怒吼,也会听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类的哀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考试是校园里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不过,我例外!
进入考场,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试卷,我总情不自禁地有种难言的喜悦。那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位位朋友,面孔是那么的熟悉,既便是遇上一些不曾见过的题目,我也从未胆怯过。那记录下来的一个个文字,就像我亲手插下的一株株秧苗,让人备感亲切。
我喜欢考场上那种安静却又带着点诡秘的氛围。看看学友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生怕有半点闪失,就连那些平日里活泼有余的同胞们,此时都一概皱紧眉头,扮出一副誓不低头的傻样。再看老师,往日的笑脸,一律换上了严肃。在那里,你可以见识到真正的严师威风。
我喜欢感受答题时的那种激动。“扑扑”的心跳,时刻提醒我集中精力,即使在酷暑,也不会为汗水而挥袖;在严冬,更不会为寒冷而叫屈。那份冷静和清醒是多么的宝贵。没有这种投入,作文时怎会文思泉涌,下笔成文,答题时又怎能锲而不舍地冲锋陷阵呢?
我也喜欢倾听考场上的钟声,这在平时总被忽略、被埋怨的钟声,此时是多么可爱啊!它像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奏着美妙的乐章,它又像一面永不停摆的警钟,“嘀嗒,嘀嗒”的,让你体会着光阴似箭的滋味。
我还喜欢在做完试卷后,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看看窗外的天空,想象着老师阅卷时的感叹,想象着报分数时同学们的表情,想象着回家时父母的喜悦。那是一种经过苦战后的片刻轻松,它让我感到了秋天收获稻谷时的惬意;我还喜欢注视交上试卷后,三五成群在一起对答案的身影,瞧瞧他们,有笑脸、有哭相,有欣慰、有后悔。可谓人生百态,尽显考场之中。
我要说,有了考试,我的性格开始变得成熟;有了考试,我的生活抹上了新的色彩。
寥寥几句话,把不少同学面对考试时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句“我例外”,把作者与众不同的可爱形象推到了读者面前。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对学习的热爱情状写得那么美好。
再用一个比喻句,贴切地写出了自己勤于耕耘,发愤攻读的形象。
由内心的感受,转入对周围环境的描写,通过对师生种种不同神态的描写,营造出了考场的紧张气氛。由总到分的布局,令文章脉络分明。
这段文字与上文对应,写出了作者喜欢考场的第二个理由。
正是由于作者对考场的喜爱,以致紧张的铃声都成了“美妙的乐章”。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常说的“融情于物”“物我交融”!
紧紧扣住上文展开,继续写出了自己考后的感受。可以说,这是一种收获的兴奋,一种胜利的喜悦。
【整体评析】本文有三大亮点最为迷人:一、立意脱俗:芸芸众生中,对考试有这种美好感悟的同学恐怕很少,新颖的写作角度让原本平常的内容染上了诱人的色彩;二、层次清晰:文章用“总—分—总”的形式展开,从对试题的感受、对考场的描述,写到考后的心情,脉络分明,布局谋篇颇见功底;三、语言美丽: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细腻贴切,运用自然,让人读来心生羡慕。
(评荐老师 罗小军)
题 例 演 练 场
1.有人说,初三如一曲充满激情的歌;有人说,初三像一首蕴含丰富的诗;也有人说,初三是一条写满坎坷的路。初三的生活,有苦恼,也有欢乐;有无奈,更有希望。回首过去的日子,你一定有过许多美丽的故事,一定还有许多要说的话语,请以“初三的滋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思路点拨】有两种方法可以帮我们将初三生活现状写得淋漓尽致:一、从内容上创新。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得学会用幽默风趣的故事,突出“苦中作乐”“苦尽甘来”的主题;二、从形式上创新,初三是一个故事很多的时期,也是学习生活中一个多味的季节。怎样才能全面反映学习的滋味呢?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挑选几个最有意思的片断,让读者透过这几个“点”,感受到初三生活的与众不同。
2.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点拨】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挫折也许是你最好的老师,它会教你“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在这个课堂里,努力也许是你最好的助手,它会帮你攀上风光无限的“险峰”。细看题目,一个“也”告诉大家,我们所写的并非是真正的“课堂”,话题里的众多提示语就是很好的写作内容。有些事看似简单,事实上却非常复杂;有些事情看似美好,经历后却感受着“满腹辛酸” 。我们要透过这种种“课堂”,写出自己所受的启迪、教育。
3.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没有书,就没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如果没有书,就没有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如果没有书,人类也就失去了支柱,没有了灵魂。
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思路点拨】我们应该学会透过提示,寻找自己更为熟悉的、更加新颖的写作内容,如“人生如书”,可以讲述这本书里的精彩故事;“老师如书”,可以倾诉对老师的钦佩与感激;“社会如书”,可以放谈经历风雨之后的感慨。值得重视的是,文章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对“书”中故事的叙述,应该学用真挚的言语、真实的经历、深刻的感悟来抒写自己深切的感悟,揭示这一本“书”的深刻内涵。根据这个话题的特点,我们不妨采取日记或小故事连缀,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如话题所言,写童话,写寓言,在文体上创新。如《书的道歉》《一本童话书的命运》《写给教育部长的信》《书国的罢工》等题目就颇具吸引力。
【范文示例】
初三故事多
湖南益阳二中龙洲文学社何 玲
2004年11月12日周一细雨绵绵
今天细雨绵绵,本来好好的心情也被这烦人的雨丝给打乱了。加上老师要发上次考的试卷,心情更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