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读时文 以铸炼灵魂
作者:唐仕伦
人生要活得精彩,生活要有质量,那就必须看书读报。
看什么书呢?当然是看经典,看名著。美国著名作家梭罗说:“书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看经典,看名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而且还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变得机智,变得深刻,变得儒雅,变得超凡脱俗。
那么,怎么读报呢?除了读新闻,读时事,那就是要读时文。何谓时文?当然不是像《现代汉语词典》上所注释的那样,指科举时代应试的八股文章。这里说的时文,已经有了它全新的含义,那就是指新近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紧扣时代脉搏、叩击读者心扉、描写世间风物、述说人情事理、抒写人生感悟、审视众生百态,能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心志,砥砺人的灵魂的散文、随笔、小品等等。
【方法导航】
这些时文,有的轻灵抒情,有的温婉缠绵,有的犀利泼辣,有的巧言善变……或富含人生哲理,或充满机灵聪慧,对于我们洞察时弊、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无不大有裨益。那么,该如何去读呢?这就有一个技巧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把握选材的精心,了悟待人处世的方法;二、研究美丽的表达,学习说话为文的技巧;三、领会意蕴的深刻,铸炼旷达坚强的灵魂。
下面,我们就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通过典型例文的分析,进行具体的解读。
【典例分析】
一、把握选材的精心,了悟待人处世的方法。
这里,我们先来读一读杨晨的《收获笑容》——
收获笑容
公交车上,坐在我前面的那个小男孩正在吃着一个“土掉渣”烧饼,很津津有味的样子,片刻,一个饼就被他消灭了。接下来,他面临的是如何处理烧饼袋的问题。我坐在他后面很肯定他是考虑过的,因为一开始他没有把袋子立刻就扔出窗外,他在手里确实是拿过一阵的。可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袋子最终被他从车窗给扔了出去。
吃过这种最近很流行的烧饼的人都知道,那个烧饼袋子又大又油,粘在大马路上绝对是有碍观瞻的。更何况做出这种举动的还是个孩子。再何况这种有失公德的行为就发生在我的面前。我有些坐不住了,虽然事情已经发生,但是指出一下,那个孩子以后应该就知道这是不对的吧。可是偏偏我的嘴巴这时却闭得紧紧的,心里的冲动一团一团的,嘴巴还是什么声音都没发。老实讲,我怕呀,怕小孩说我多管闲事,怕周围的人冷眼旁观,我倒成了话把。可他毕竟是个小孩,这个年龄正是养习惯的年纪,这习惯一旦形成再改就难了。现在不给他指出来,怕是就晚了,更何况他应该也是有意识的,刚才他不是犹豫过吗。指出吧,还是讲一下他吧,就算是被冲几句,不管怎么样我也算尽了自己的力了。
五官是受大脑控制的,当大脑决定了一件事,嘴巴也就顺理成章地张开了:“小弟弟,不可以朝窗外扔东西的,这样是有损公德的,你们……”原本我想再讲一些大道理的,可是那个小男孩的脸已经涨得通红了。他怔怔地看着我,没有我想象中理直气壮的反驳。他的神情应该是羞愧的,反正我是这样觉得,应该还有一些委屈。他就这样带着复杂神情看着我,什么话也没说。而我后续的那些大道理也给硬生生憋回去了。
这不是我预见的结局,我倒有些不知所措了,不可否认还夹杂着一些失望。
周围的人也都没有说话,没人说我多管闲事,也没人一起教育小男孩,只是他们看我的眼神有了些许笑意,是那种很暖人心的笑意。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车又过了两站,小男孩要下车了。就在车即将停稳,车门要开的那一刻,他忽然回头,看着我,一朵微笑就在他的嘴角边绽开了,那时候他的脸还是很红,可是那朵微笑里写着感激、悔改,还有一份坚定,这让我看得真真切切,就像真真切切看见他先前的犹豫一样。我心里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被驱散得一干二净了。我觉得小男孩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不对,也在那一刻一个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已经在他的心里埋下了。
我庆幸自己的大脑在那刻所做的决定,庆幸在那刻“大胆”地指出了男孩的不对。所以我才收获了许多的笑容,都是温暖人的笑容。
[解读]
一次乘车的经历,一次播撒爱心的行动,一场围绕着这次行动所展开的思想斗争,以及所收获的温暖人心的笑容,竟在作者的笔下波翻浪涌,显得情味十足。谁读了都会怦然心动,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选材的精心了。
作者很善于经营故事。从标题而言,就耐人寻味。“收获笑容”,笑容可以收获吗?一个巧妙的比拟,就不能不让你眼睛一亮,顿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作者也很善于写人,其手法可谓老到娴熟,摇曳多姿。我与小男孩,我与周围人,写得详略得当,相映生辉。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善良真诚,知错能改,“我”的富有爱心,富于正义感的形象主要通过心理活动的铺陈渲染,就轻松愉快地完成了。
文章不但表现了我乐于助人的精神,真诚袒露了我的灵魂,而且还深刻地表现了世风的和谐温馨,生动地刻画了人们高尚的精神风貌,不但使得文章温暖如春,也能够让读者从中了悟正确待人处世的方法。
二、研究美丽的表达,学习说话为文的技巧。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华静的《激情是一把钥匙》,通过研究文章布局表达的匠心,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说话为文的技巧。
激情是一把钥匙
四季风铃,生命纤纤。
人生盛不下的激情就在春夏与秋冬的每一个时日舞蹈。而那每一个时日分明洋溢着一团信念的火焰,成就了我们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刻、每秒的各个段落。经历越来越丰满,以至最后变成一本厚厚的书。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不习惯热烈地谈论“将来”了,总觉得那是一时的情绪冲动。久而久之,激情在我们眼里成了一个概念。实际上,我们是把“遥远”的未来挑战真实地印在了心里。我们只有走向“将来”。况且,一段段“过去”的时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从人生的波峰浪谷的正弦曲线到水平直线,我们有时退缩,但决不轻言放弃。
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曾说过:“人们敲遍所有的大门,一无所获。那扇唯一通向目标的门,人们找了一百年也没有找到,却在不经意中碰上了,于是它就自动开启……”
其实,这扇门是有一把钥匙的,那就是常常被忽略的——激情。
望一望自己的心灵,是否还荡漾有激情?
总想激情是一部童话和寓言,总想出版激情的随意和轻松,于是,守住心的领地,留一片自己朝拜的净土,然后举起手,向“将来”打个招呼,我们便会看到歌的帆影,触到诗的翅膀了。
[解读]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激情是一种希望”,可见,激情对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有了激情,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我们就会时时亢奋,不懈进取。记得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周也曾警诫世人“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说,世间万事,没有比万念俱灭、灰心丧气更重大的了。试想,一个人都万念俱灭、灰心丧气了,他哪里还会有激情,哪里还会有生存的希望、上进的勇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激情可以使我们青春永驻,活力无限,干劲倍增。
文章写得很美,很有感召力。作者没有板起面孔教训人,而是饱蘸激情,落笔生辉。从“四季风铃,生命纤纤”的世态人生下笔,以比喻领起,比喻收笔。回望人生,展望前程;联系现实,审视历史;妙谈激情,纵论人生。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那份坚定,足以感动每一个不甘落后的灵魂,激活我们向上的热情,给我们无往不胜的信心和勇气。读本文,我们可以从美丽的表达中学到说话为文的技巧。
三、领会意蕴的深刻,铸炼旷达坚强的灵魂。
下面,请认真读一读鲍尔吉·原野的《脆弱的哲学》——
脆弱的哲学
看到一些人吹胡子瞪眼,颈主动脉贲张,拍桌子,然后悻悻然拂袖而去……这样的人,送他们两个字:脆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