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我最喜爱的一首歌——国歌

作者:张 昊




  茫茫的音乐世界里有许多优秀的歌曲令我喜爱。我爱那清悠雅致的《田园交响曲》,我爱那低沉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我爱那凄凉哀转的《二泉映月》,但我最爱那气势雄浑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听到这首国歌,我不由地感慨万分,我喜爱它,不仅因为它具有激情勃发的音符,更重要的是那铿锵有力的歌词,深深地震撼了我。
  是的,当中华大地被日军侵占,当中国人民的血肉之躯被日军屠杀,当民族的尊严被日军践踏,当中国面临着毁灭的危机,中国人民,你们还会沉默吗?
  不!中华民族觉醒了,正如国歌所唱的那样,起来吧,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去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吧!面对日军的嚣张侵略,面对日军在笑声中“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面对日军的刺刀快意地滑过一个个中国人民的头颅,中国人民觉醒了,他们英勇地与日军作斗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都足足地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亿万中华儿女怒吼地跳起来,让世界震惊。中国,犹如东方苏醒了的雄狮,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那些民族的精神都写在这气壮山河的国歌歌词中,给人以无限的震撼!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永记历史,永记国歌吧!
  而今,每当我听到那雄浑的国歌歌声,我不由地再次想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今天,我更有理由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我发自肺腑的心声,它源于“两弹”爆炸试验的成功,源于北京奥运会申办的成功,源于青藏铁路的竣工,源于“神五、神六”的发射,源于“嫦娥一号”的升空,源于每位华夏儿女的努力拼搏!
  (指导老师钟双武)
  
  评:细细品味
  运用排比,巧妙对比。开篇点题——《义勇军进行曲》是我的最爱,引出下文。
  “震撼”一词富有表现力,写出作者喜爱之因。
  四个“当”字及反问句式的运用,使语言具有回环之美,气势壮阔。
  “足足”“表明”两词表现力不强,“震撼”一词有重复使用之嫌。
  呼应开头,深化中心,排比、反复句式的使用,具有句式整齐美,反映出小作者关心时政的良好素养。
  
  整 体 评 析
  文章感情真挚,结构合理,,排比、反复句式的使用,使文章增色不少。但文章语言表现力不够凝练、流畅,需在此下一番功夫。
  (点评老师张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