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大仲马手中的复仇之剑
作者:李 焱
“你感谢我,为了什么?”
“为了你刚才所说的那句话。”
“我说了什么话?噢,我吓昏了头了!我什么都不懂了!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呀!”她头发散乱,口带白沫地站起来。
“夫人,我进房来的时候问你:‘夫人,你常用的那种毒药放在什么地方?’你已经答复那个问题。”
维尔福夫人双臂举向天空,然后痉挛地把两手握在一起。
“不,不!”她呼叫着,——“不,你不能希望看到那个!”
“我所希望的,夫人,是你不应该在断头台上送命。你懂吗?”维尔福问。
“噢,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阁下!”
“我所要求的,是伸张正义。我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惩恶扬善,夫人,”他眼中冒火。“任何其他女人,即使她是皇后,我也要把她交给刽子手,但对你,我已经心存慈悲了。对你,夫人,你没有保留几滴那种最可靠、最致命、最见效的毒药吗?”
“噢,饶了我吧,阁下!留我一条命吧!”
“你是一个杀人犯!”
“看上帝的面上!”
“不!”
“看你我相爱的份上!”
“不,不行!”
“看在我们的孩子的份儿上!哦!为了我们的孩子,请给我留一条命吧!”
“不!不!不!我告诉你,假如我允许你活下去的话,有一天,你或许会像杀死那几个人一样杀死我的孩子。!”
“我!——我杀死我的孩子!”那迷惑的母亲向维尔福冲过去说,“我杀死我的!哈!哈!哈!”在一阵可怕的魔鬼般的狂笑中她结束了那句话,那种笑声最后变成了嘶哑的啜泣声。
维尔福夫人双膝跪下。维尔福走到她身边。“记住,夫人,”他说,“如果在我回来的时候,正义还没有伸张,我就要亲自来宣布你的罪行,亲自来逮捕你!”
她喘息着,听他说着,完全糊涂了,只有她的眼睛还显示她是个活物,那一对眼睛里还蕴蓄着一团可怕的火焰。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维尔福说,“我要去法庭要求判一个杀人犯的死刑。如果我回来的时候发现你还活着,那你今天晚上就要去睡在拘留所里了。”
维尔福夫人呻吟了一声,全身瘫痪了似的倒在了地毯上。
检察官似乎动了恻隐之心,缓慢地说:“永别了,夫人!”
那一声“永别了”像刽子手的刀一样砍在维尔福夫人心上。她昏了过去。检察官锁住房门,出去了。
读书人语:维尔福在一系列事件之后又发现他即将控诉的杀人犯正是他自己当年曾想亲手杀死的私生子,当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时又发现他的妻子已经听从他的指示服毒自尽,而且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儿子。在这种过度的刺激和打击之下,维尔福疯了。由于曾经的因缘关系,基督山伯爵对维尔福夫人想要毒死的维尔福前妻之女、善良而又美丽的瓦朗蒂娜暗中保护,并将这个孩子送到了基督山岛上和她的爱人也是他当年的恩人之子马西米兰相会。于是,大仇已报的基督山伯爵将所有的财富都留给了这对善良忠贞的情侣,在留下了一封信后,他带着在他漫长而又痛苦的复仇生涯中始终陪伴着他的爱人海蒂悄然地离去了。
“我亲爱的马西米兰,——岛边为你们停着一只小帆船。贾可布会带你们到里窝去,那里诺瓦蒂埃先生正在等着他的孙女儿,他希望在他领他的孙女到圣坛前去以前,能先为你们祝福,我的朋友,这个洞里的一切,我在香榭丽舍大道的房子,以及我在黎港的别墅,都是爱德蒙·唐太斯送给莫雷尔船主的儿子的结婚礼物。也请维尔福小姐接受其中的一半,因为,她的父亲现在已成了一个疯子,她的弟弟已在九月间和他的母亲一同去世,我想请她把她从她父亲和她弟弟那儿继承来的那笔财产捐赠给穷人。莫雷尔,告诉那位你将终生眷顾的天使,请她时时为一个人祈祷,那个人,像撒旦一样,一度曾自以为可与上帝匹敌;但现在,他已带着基督徒的自卑承认只有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穷的智慧。或许那些祈祷可以减轻他心里所感到的内疚。至于你,莫雷尔,我对你说一句知心话。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最大的快乐。莫雷尔,我们必须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
所以,我心爱的孩子们,享受生命的快乐吧!永远不要忘记,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 你的朋友基督山伯爵爱德蒙·唐太斯。”
看了这封信,瓦朗蒂娜才知道她父亲的疯和她弟弟的死,在读这封信的时候,她的脸色变得苍白,从胸膛里发出一声悲痛的叹息,悄无声息但也同样令人心碎的泪珠从她的脸颊上滚下来,她的幸福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
莫雷尔不安地向四周张望。“但是,”他说,“伯爵太慷慨啦,哪怕我只有微薄的财产,瓦朗蒂娜也会很满足的。伯爵在哪儿,朋友?领我去见他。”
贾可布伸手指着远方的地平线。
“你是什么意思?”瓦朗蒂娜问道,“伯爵在哪儿?海蒂在哪儿?”
“瞧!”贾可布说。
两个年轻人的眼睛向水手所指的地方望去,在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他们看见一小片白色的帆,小得像海鸟的翅膀。
“他走了!”莫雷尔说,“他走了!别了,我的朋友!别了,我的父亲!”
“他走了!”瓦朗蒂娜也低声地说,“别了,我的朋友!别了,我的姐姐!”
“有谁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再见到他呢?”莫雷尔含着眼泪说。
“我的朋友,”瓦朗蒂娜答道,“伯爵刚才不是告诉我们了吗?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读书人语:熟悉戏剧写作的的大仲马站立在读者的心弦上完成了这部小说,他带入戏剧的场景和交响乐的节奏,将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融会贯通。脉络丝丝入扣,清晰可见。同时主人公基督山伯爵那种快意恩仇的性格、上帝一般的神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部以情节取胜的小说,在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方面并不是很高。大仲马曾说:“在文学上我不承认什么体系,我不属于什么学派,也不树什么旗帜。娱乐和趣味,这就是我唯一的规则。” 他不是致力于对社会生活作广阔生动的描绘,而是以丰富的想象编织离奇曲折、趣味盎然的故事来吸引读者,也正是因其这种才能,使得大仲马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以创作通俗小说而获得经典地位的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