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2006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四)

作者:佚名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以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你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疼爱与感化。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问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笔迹——“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感情。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内心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的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饭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里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来短信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第一天的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要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份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了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伴!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点 评
  文采飞扬的作文,往往绚丽夺目,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真性情的文章,很可能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本文显然属于后者。
  一个曾“受命运诅咒的孩子”,详细描写了老师用满腔的爱消融自己“心里的冰块”的过程。为表现老师的温柔、仁慈与体贴,不仅写其外貌,写与“我”谈话,写给“我”写信,更重点写她前来送考;对自身,则侧重于展开心理描写。相信每一位读者,只要读一读“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内心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等片段,心灵之弦一定都会被拨动,甚至是泪水直在眼眶中打转。文末,作者连用“三生有幸遇见了你”,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直接抒发对老师母亲般的关爱的感激,表达对人生情感的体悟与认识,水到渠成,余音绕梁。
  (荐评教师唐惠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