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提倡国字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或许可以作一个专题研讨:童话与国家。童话和动漫的魔力,印证了人类对想象力、对真善美的永远的追求。但是,我们很快发现世界还有一种邪恶的美丽——“核爆炸的蘑菇云”,恐怖的魔力正在逼近。我们不禁要问,人类啊,到底是要核武器,还是要安徒生,要生命的美丽?
  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宣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这是针对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拿“民族”“国家”利益说事儿,假借“少数服从多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名义把德国引向战争深渊的前车之鉴。德国宪法规定:政府无论出于多么伟大的动机,都不能侵害个人利益。例如:西柏林政府规划一条大道,该大道会给人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谐生活等诸多好处。但拓宽道路需要拆毁一处独立、破旧、丑陋、有碍观瞻的老屋,而这家老屋的主人不想搬走。于是西柏林政府重新设计市政规划,让这条大道从老屋脚下绕道而过。不论政府、议会、法院都无权侵犯私有财产,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雄厚基础。
  面对民主政治的要求,我们不由得对国家这个神
  圣的话题发出沉思。从人性论角度观察,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想的永远是自己而非国家。看细节,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努力。然而看大局,人人都在为国家的富强尽心尽力。为何?因为那些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 他们富强,他们的国家自然也跟着富强了。这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的杰作。
  我们宣扬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一个思想境界。事实上保护个人利益,宣扬个人利益,能够更加促进个人的能动性。个人利益增加,在国家的法律政策下,通过纳税等措施,国家也能更多的获得利益。在一定程度下,个人利益总是属于国家利益的。因为“国”离不开“家”,有了“家”这个充满童话的空间,那么“国”才会富强,才能充满幸福和欢乐。
  恩格斯说,国家不是按血缘关系,而是按地区组织划分它的国民;设立了公共权力。他还指出,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走向消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证明了他的天才预见。南美、东亚经济共同体,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特别是欧盟的成立大大淡化了国家的概念。无线电、航空、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不同国家人民交流提供了空前便利,使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这个发展趋势是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冲击;是发达市场、开放思想文化对封闭市场、保守思想文化的冲击;是人类普适价值观对民族化、地域化、极端化价值观的冲击。明确国家属于人民,定能大大增强国人的主人翁意识和权利意识,爱国热情定会倍加高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