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长袜子皮皮》导读
作者:王 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被世界尊称为“长袜子皮皮的母亲”的人是谁吗?她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女士,她是与安徒生、科洛狄、马克·吐温相提并论的儿童文学大师,被誉为“世纪之母”,曾荣获“国际安徒生金质奖章”等多个文学奖项。
林格伦,1907年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一个农民家里。上世纪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1946年至1970年间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开创了瑞典儿童文学的一个黄金时代。让林格伦蜚声世界的《长袜子皮皮》的写作缘起是:1941年林格伦夫人的女儿卡琳因患肺炎住进医院,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好,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她没有追问女儿谁是长袜子皮皮,而是按照这个奇怪的名字讲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1944年卡琳10岁时,林格伦夫人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作为生日礼物赠给了女儿。也就是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使“长袜子皮皮”蜚声全国,继而蜚声欧洲乃至全世界。林格伦被人们称为天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生创作了80余部作品,她的代表作主要有《小飞人卡尔松》《米欧,我的米欧》《狮心兄弟》《淘气包埃米尔》等。
皮皮上镜
长袜子皮皮是一个让人喜爱的小姑娘,可与福尔摩斯、唐老鸭、米老鼠、小红帽和白雪公主相媲美。可爱的皮皮,她从哪里来,她有多大,她的故事说来可就话长了。我们先从皮皮的名字说起吧,她有一个很长、很奇怪的名字,她的全名是: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怎么样,你一口气念完了吗?
皮皮有过妈妈和爸爸。可皮皮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那时皮皮还只是个吃奶的娃娃;爸爸是船长,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被吹下海,失踪了。可皮皮从来都不相信爸爸遇难了,断定他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她每天的生活充满了等待和希望,所以她一个人坚强地生活着,还结识了许多好朋友。皮皮的外貌很特别:她满头红发,两条硬邦邦的小辫子向两边翘着,鼻子像个小土豆,上面爬满了可爱的小雀斑。鼻子下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嘴巴,两排牙齿雪白整齐。她的衣服怪极了,是皮皮自己做的。本来要做纯蓝的,后来蓝布不够,皮皮就到处加上红色的小布条。她两条又瘦又长的腿上穿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蹬着一双黑皮鞋,比她的脚还要大一倍。她就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力大无比,没有人敢欺负她。她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并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好了小偷,要他们自食其力,她还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她富得像财神,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小朋友。她喜欢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小脑袋瓜里时常冒出许多奇妙、怪诞的鬼主意,不得不让你大跌眼镜呀!
精彩快照
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青草,有很老的玫瑰树,香气扑鼻。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得说的。
这时候皮皮说:
“爬上那边一棵橡树怎么样?”
汤米听见这主意高兴极了,马上从院子大门上跳下来。安妮卡有点犹豫,可看见树干上有树瘤可以停脚,她也觉得不妨爬爬,一定很好玩。
离地几米橡树就分成两杈,交叉的地方像个小房间。三个小孩马上在那里坐下了。橡树在他们头顶上张开浓缩的树叶,像一块绿色的大天花板。
“咱们可以在这儿喝咖啡,”皮皮说,“我这就进屋去烧。”
汤米和安妮卡拍手叫好。
皮皮很快就烧好咖啡。小面包她头一天就烤好了。她站在橡树底下,动手把杯子扔上去,汤米和安妮卡赶紧接。可杯子一再让橡树接了过去,两个杯子打破了。可皮皮又跑回家拿来新的。接着轮到扔小面包了,小面包在空中飞了半天。至少它们一个也没打破。最后皮皮用头顶着咖啡壶上树,口袋里放着一瓶牛奶,还有一小盒糖。
等咖啡喝完点心吃好,皮皮把杯子扔到下面草地上。
“我要看看现在的瓷器质量好不好。”她说。一个杯子和三个碟子都经受住了考验。咖啡壶也只摔坏了壶嘴。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皮皮和她的邻居小伙伴的游戏很有趣呢?他们像自由的精灵,想爬树就爬树,还可以在树上享受美味香浓的咖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是的,顽皮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是小孩子的权利。没有大人的干涉和限制,真是让人羡慕和嫉妒呀!皮皮的玩法也很有趣,有趣的故事加上有趣的语言,使皮皮的世界成了我们全世界小孩都向往的童话世界。这里,作者描述皮皮扔杯子的语言就很有趣,汤米和安妮卡接不住,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杯子一再让橡树接了过去”,让人感觉似乎连橡树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真是很有趣的事情。
你见过骑马上学的学生吗?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简直有些无法无天!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皮皮是怎样上学的吧!
第二天上午10点整,皮皮把马从前廊拖了出来,一转眼,整个小镇的人都冲到窗口看逃走了什么马。就是说,他们以为马逃走了。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是皮皮急急忙忙赶着去上学罢了。她赶马进校园,很快地翻身下马,把马拴好,“乓”一声狠狠推开教室门,吓得汤米、安妮卡和他们的同学从位子上跳了起来。
“喂,好哇!”皮皮挥着她的大帽子叫道。“我来学惩罚(乘法)表,时间正好吗?”
皮皮骑马去上学,是不是有些忘乎所以得可以?她还把“乘法”读成了“惩罚”。
“皮皮,你能告诉我‘7+5’是多少吗?” 老师问道。
皮皮看来十分惊讶和不高兴。她说:
“嗯,不知道,别想叫我来替你算!”
所有孩子害怕地看着皮皮。老师向她解释,说在学校里不可以这样回答问题。而且不可以“你”“你”“你”地称呼老师,应该说“老师您”。
“很对不起,”皮皮道歉说,“这件事我不知道。我再不这样做了。”
“好,我希望这样,”老师说,“现在我来告诉你,‘7+5’等于12。”
“你瞧,”皮皮说,“你本来知道,那你干吗还问呢?噢,我多笨,我又把‘您’叫做‘你’了。请原谅。”她说着用力掐掐自己的耳朵。
老师决定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说:
“好,皮皮,你说‘8+4’是多少?”
“我想大概是67吧?”皮皮说。
“完全不对,”老师说,“8+4等于12。”
“唉呀唉呀,我的好太太,太过分了,”皮皮说,“你刚才还说‘7+5’等于12。就算在学校,也该有点儿规矩啊。这种无聊玩意儿你这么喜欢,你干吗不一个人坐在墙角里算,别打扰我们,让我们可以玩玩捉迷藏呢?噢,天呐!我又说‘你’了,”她很害怕似地说,‘我这是最后一次,你能原谅我吗?从现在起我要好好记’。”
皮皮,一个不知道“7+5”“8+4”等于多少的可爱女孩,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文盲”。可不管怎样,她是快乐的。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被她变成一种游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
“小巧的天书药片呀,我不愿长达(大)”。
这是皮皮的心愿。看来那神奇的天书药片还是很有药性的哦,他们成功了,半个世纪过去了,皮皮和她的伙伴们欢乐依旧,他们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儿度过了金色的童年。
皮皮改变了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又影响了皮皮。汤米、安妮卡在皮皮身上,学会了如何勇敢地生活。亲爱的小朋友,皮皮身上的优点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你在皮皮身上学到了什么呢?皮皮身上的缺点也正是我们现在存在的,你应该如何去帮自己、帮皮皮克服缺点呢?
2002年1月28日,94岁的林格伦走了,在她的葬礼上,一匹无鞍的白马陪伴着林格伦的白色灵柩,那是长袜子皮皮的那匹马吗?这个童话式的葬礼给热爱林格伦的人们留下了最后一个美丽世界。相信世界各地无数的小读者都会怀念她的。
1971年,瑞典文学院院士阿托尔·隆德克维斯特在瑞典文学院授予她金质大奖章的授奖仪式上说:
“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儿童的,他们是我们当中的天外来客,而您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方法认识他们和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