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10月:在玩中学习
作者:崔利玲
度较大、与家长的交流干扰了教师的指导等。现将我们针对此类问题的管理心得略举几例,与大家分享。
1、保证各班场地面积。我园是一所老园,校园绿化很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体育锻炼的场地。如何在有效的面积中保证各班的体育活动场地,保证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保障孩子活动中的安全呢?在分配场地时。我们探索出这样几种分配方式:共享场地(适用于两个班共用一块大场地)、轮换场地(适用于两个班共用一块小场地)、主场地+辅场地(适用于场地靠草坪、乔木区的班级)。这样尝试下来,不仅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够得到保证,老师们还探索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体育锻炼的经验,如在樟树上悬挂吊饰开展“扑蝴蝶”纵跳触物锻炼、利用斜坡开展“赶小猪”平衡游戏、利用墙面开展“喂老虎”投掷游戏等。
2、班级轮换共享器械。为了体现活动的年龄特点,同时又富有个性,各班老师会制作一定数量的体育活动材料。如降落伞、舞龙、钻地龙、滚坦克、赶小猪,等等。如果平行班每个班都制作一套,费时、费力也费财。我们就在每学期初,请年级组集体备课时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对现阶段孩子的发展分析,拟订出40余项适宜的运动项目,然后每个班级制作其中10项运动所需的材料,按照本园制定的《晨间体育活动组织参考要项》每两周更换三分之一锻炼内容的要求,选择性地替换。这样,上个月在一班使用的器械下个月就到了二班,再过一个月二班替换下来又可以供三班选择,自制的器械材料可以在四个班轮换使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
3、保证锻炼的有效时间。因为园舍大、班级多,到了体育活动的时间,有的班级已经开始锻炼了,有的班级还在摆材料,有的班级正在下楼……各班级之间有效锻炼的时间就产生了差异,加上有些家远的孩子入园时间较迟,有效锻炼的时间更加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修改了人员分工的内容,将8:10分老师与孩子一起摆放运动器材改为8点钟保育员领着值日生一起摆放。因为保育老师这个时间段正好有个时间差,老师只要提前与其沟通,告知材料摆放的要求,保育老师完全能够胜任,等8:10分老师和孩子们出来,直接就可以活动了。
4、避免家长的交谈干扰。我们规定在户外体育锻炼时间,主班老师只能与家长简短式应答,不做交流。如果家长想交流,可以和主班老师另约时间,或与下午班老师、保育员交流。为了帮助家长了解这一时间段主班老师岗位的主要职责和重要性,我们在《家长手册》中专门告知,并在新生家长会上专门说明,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还将家园沟通的渠道多元化,如《我的成长档案》《家长手册》、网络交流(详见以后的专题介绍)等,让老师在上午的晨间体育锻炼时间全身心地照顾、指导孩子。现在早上入园时,如果有必须交代的问题,家长能够与保育老师或下午班的老师沟通交流了,上网交流的频率也增加了。
附2:晨间体育活动组织参考要项
内容
1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内容与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符。每两周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更换三分之一的内容。
2 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需要(上肢、下肢、大肌肉、小肌肉)和身体素质的培养(爆发力、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协调),合理开展和综合组织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活动内容。
3 每天提供8种(大班)、6种(中班)、4种(小班)不同种类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供幼儿选择。(注:循环游戏为一种)
4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模仿操(小班)、轻器械操(中班)、徒手操(大班),操节编排合理,音乐选择恰当。
时间
1 除准备、整理时间外,晨间保证25分钟以上的时间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保证10分钟(大班)、8分钟(中班)、6分钟(小班)的早操时间。
2 遇雨雪天,保证晨间10分钟以上的室内体育活动和5分钟以上的早操。
材料
1 活动器械安全、牢固,幼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2 活动材料外型美观,能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摆放位置利于幼儿取放。
3 活动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体育器械,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自制器械占当天提供器械的二分之一以上。
教师指导
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自然环境开展活动。
2 注意幼儿正确动作姿态、规则意识、独立性、主动性的培养。
3 正确处理好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的关系。照顾有特殊需要(体弱儿、病儿)的幼儿,及时觉察身心和情绪反常的幼儿,给予必要的安慰和帮助。
4 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提醒幼儿更换3种以上的活动内容与器械,做到张弛有度。注意活动的强度与密度,不松散,不拖拉。
5 示范动作正确,口令规范清楚、有力。服饰利于跑跳、伸展活动(不穿高跟和无后袢带鞋,不穿过短或过长的衣服)。
6 积极、主动地与每一位幼儿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往,对幼儿发出的信息及时反馈。
幼儿行为
1 乐于参加体育锻炼,情绪愉快、稳定。
2 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规则 意识。
3 能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式操作器械,尝试锻炼方法。
4 在早操和已有活动经验的体育活动中,动作规范、正确、到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