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乡土文化 生机盎然
作者:顾 华
一、巧用三维空间,凸显绿色乡土氛围
1.变废为宝生态墙饰。瞧!不起眼的千草、麦秸、芦苇、瓜壳变成了多彩精致的花束、像框、壁挂,草席成了树干,笋皮成了树叶,电线丝变成了可爱的小手,各类纸盒组成了马路一景……一幅幅令人赞叹的稚拙壁画,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增强了幼儿变废为宝的环保意
2.奇思妙手多彩长廊。剪纸艺术十二生肖、京剧脸谱、江南刺绣,尽显江海风情的绚丽渔网、芦苇帆船、贝壳风铃等,经过师幼的巧妙加工及精心设置,一道道亮丽的创意长廊风景画展现在公共楼道中。孩子们尽情欣赏、讲述并不断操作、演绎,在与作品的互动中由衷地感悟到民间艺犬的绚美,从而萌发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各具特色的艺术画卷。本着安全性、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参与性原则,我们巧用悬挂物合理布局室内外环境,努力做到班班有主题、层层有亮点。
二、巧设特色区域,滋生依依乡土之情
1.民间绣品坊——我们的自豪。家乡的“三星绣品”可谓闻名全国,为有效弘扬这一有着深厚底蕴的民间工艺,我们特开设了“绣品坊”,并设欣赏区、手工区、表演区三个区角。
2.乡土创作吧——我们的最爱。本着“去粗取精、灵活妙用”的原则,我们大胆尝试,积极创设“乡土创作吧”,如剪吧、玩泥区、超级变变变等,为孩子提供匠心独具的创意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