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反思性评价
作者:王坚红
个标准?
18)是否不仅评价幼儿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19)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还是相互竞争?
20)对幼儿行为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正面引导,转变注意力,提供其他的选择和行为范式,还是单纯地否定或批评?
21)是否制定明确的易于幼儿理解的行为规范并在必要时向幼儿解释,帮助他们做到自觉执行和自我控制?
3.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反应
1)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感到安全、自信、有兴趣,对活动保持热情?
2)幼儿能不能专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3)幼儿是否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
4)幼儿是否乐意尝试新的活动?
5)幼儿能不能遵循必要的规则?
6)幼儿能不能自己产生规则?
7)幼儿是否对别的幼儿或老师提出建议和意见?
8)幼儿是否乐意从事日常性活动?
9)幼儿是否愿意接受并执行维护环境的任务(如收拾、喂小动物、给花浇水等)?
4.师幼互动
1)是否每天主动跟每一位幼儿有言语性交往,并鼓励幼儿跟老师说话?
2)跟幼儿谈话时,我是否蹲下,与孩子视线等高?
3)是否及时对幼儿的问题作出正面的回答?
4)是否尊重每个幼儿的情感和意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5)是否坚持一贯的行为规则.让幼儿清楚所允许的行为规范?
6)是否鼓励幼儿合作友爱,互交朋友,相互关心和帮助,并接受不同意见?
7)是否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和冲突,鼓励他们完成挑战性任务?
8)是否尽量找机会与幼儿个别谈话,或在小组里和他们交往?
9)是否能公平地、有策略地解决幼儿的纠纷?
10)是否注意到有些孩子不爱说话,所以有意识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11)如何对待有缺陷、有疾病,或不利家庭的幼儿?
12)能否建立相互信任的师幼关系,提供机会让幼儿发泄情绪和焦虑,对老师表达个人的需求与情感。
5.与家长合作
1)是否热情地与家长打招呼?
2)是否定期向家长报告幼儿的发展情况?
3)是否鼓励家长在家里观察孩子的情况,并与家长交流?
4)在学年期末,我根据什么对幼儿的发展做出结论?
5)是否向家长解释各种测验结果和分数的正确含义?
6)是否定期让家长了解教育计划并寻求配合?
7)是否经常征求并尊重家长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8)是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他们发挥经验和专长,丰富教育活动内容?
9)家长是否愿意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10)家长是否主动与教师联系,反映孩子的情况和需要?
11)有时是否抱怨家长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
12)是否有家长提出不合理要求,我是如何解决的?
13)家长是否把教师视为专家,完全依赖教师教育孩子?
14)家长是否对家长会没有兴趣,所以出席率不高?
6.健康与安全
1)是否帮助幼儿和家长克服分离时的情绪问题?
2)是否经常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出示孩子在园参与活动的照片等,让家长放心?
3)是否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和发展自我意识,鼓励表达情绪情感?
4)是否对幼儿进行健康安全卫生教育,如身体各部分功能,卫生、营养、锻炼、生病和吃药,紧急时拨打110,等等?
5)是否以身作则,在健康卫生方面做幼儿的榜样?
6)是否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健康卫生、生活习惯等信息?
7)是否向家长提供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以便配合对幼儿的教育?
8)安全起见,是否在某些活动之前先征求家长同意?
9)如何处理家长的抱怨、批评或建议?
10)是否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健康卫生设施?
7.游戏
1)幼儿每天是否有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
2)每天是否安排各种类型的游戏并提供丰富的材料?
3)是否指派幼儿的游戏内容?幼儿能否自由地选择游戏?
4)幼儿是否愿意并能够轮流玩喜欢的游戏?
5)有些幼儿是否总是游离于游戏,需要老师将之拉回到游戏中去?
6)幼儿游戏时,我是否仅仅旁观或看管而已?
7)幼儿游戏时,我是否积极参与或帮助,或对幼儿进行观察?
8)是否每天记录每个幼儿参加了哪些游戏?
9)幼儿游戏时,是否表现出自发的快乐和好奇?
10)幼儿游戏时,是否表现出友好合作?
8.建构活动
1)如何利用积木等建构材料在大小、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特征启发幼儿的学习?
2)在幼儿使用积木建构时,是否鼓励他们说说有没有计划,想建构什么东西?
3)是否采用问题的方式,激发幼儿动脑筋思考,产生新的玩法?
4)是否鼓励和启发幼儿用语言讨论他们的作品?
5)是否鼓励和引导幼儿互相合作?
6)是否利用积木学习判断和比较距离、空间及大小,练习手眼协调?
7)是否在建构活动中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欲望和主题?
9.语言和阅读准备活动
1)是否在教室里精心布置图书角,并设法定期更换图书?
2)幼儿是否喜欢经常到班上的图书角去?
3)是否利用儿歌、故事等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是否教给幼儿如何看书,读书上的故事给他们听,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5)是否跟幼儿讨论他们看过的书或听过的故事,并提出各种问题激发讨论?
6)是否让幼儿在猜谜、填词、完成句子等游戏形式中学习阅读准备技能?
7)是否在幼儿感兴趣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读书”和“写字”?
8)是否总是对孩子们发明的故事和文字表示赞赏?
9)是否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幼儿的语言发展,如商量鼓励,以身作则使用正确语法、句型、礼貌用语等。
10.主题活动
1)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内容选择活动主题?
2)在计划主题活动之前,是否广泛研究和收集有关的资料?
3)在计划主题活动时,是否鼓励幼儿和家长的参与?
4)在计划主题活动时,是否考虑如何评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过程与效果?
5)主题活动中是否纳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发展的活动内容?
6)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是否适宜充分?
7)教室环境和活动角的创设是否与主题密切联系?
8)是否在主题活动中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有关的反应?
9)主题活动期间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及时调整计划?
10)是否评价主题活动的效果以便今后的改进?
11)最近结束的主题活动中,哪些效果较好?哪些效果不好?为什么?
12)作为教师,我感觉这次的主题教育中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
13)对同一个主题,下次再开展时我将作何改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