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美国P-k项目发展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作者:王善安 杨晓萍

殊培训、助教的学位、教师的服务、最大的班级规模、成人-儿童的比例、各方面的支持性服、膳食和检测旧等10个基准以检测P-k项目在各个州施行的质量情况。近几年p-k项目质量实施的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到,达到更多基准的州的数量在稳步增长,而仅达到5个或5个以下的基准的州的数量在稳步下降。这充分说明最近几年来P-k项目的质量一直在稳步提高。
  
  三、P-k项目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从美国P-k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的投入可能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看待幼儿教育投入的基本眼光。其实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涉及到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从根本上讲,效率与公平应该是一致的,即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机会的增加,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基本的幼儿教育服务是外部性很强的社会服务,它提供的是社会福利,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因此,任何把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幼儿教育本身的做法,是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的,也是有悖公平性原则的。所以,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体现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而这一教育公平的体现不是以牺牲教育效率为代价的。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人。
  从以上对P-k项目的介绍中我们也看到。美国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应将儿童的利益作为最大的利益。因此公共经费的投入应首先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因此,政府投入应该占生均教育成本的大部分。
  然而,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政府主要以人头费方式对政府和事业单位所属的幼儿园,进行投入,对社会办的幼儿园基本没有投入。美国P-k项目作为一种项目性的幼儿教育投入体制,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首先,政府应建立幼儿教育项目,投入资金。并规定参加项目的相应标准。各种幼儿教育机构通过申请和政府的审核就能得到教育资金,开展教育活动;其次,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管,以实现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且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开支监控机制。使得政府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产生教育实效。避免教育资金的浪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