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新闻摄影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作者:李晓洁

是谁?
  圆心——品牌的核心,这个轮盘中各特征的总概括。
  品牌轮盘意义上的新闻摄影课程建设强调体系性。一方面,新闻摄影的精髓、真相、DNA将会弥散于系列课程中;新闻摄影基本的修辞文化则分头体现在新闻摄影的生产与消费系统,包括它的文体、结构元素、媒体依存、话语依赖、消费者介入、生产的科学技术性与繁富性等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属于轮盘体系的课程间,必须存在一种同气连枝而又个别分担的关系,它们共同肩负着建设批判性新闻摄影课程美学风格的使命。同时,这些不同的新闻摄影课程在关于新闻摄影知识、一般的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文化的知识、社会的知识、教育哲学的知识,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社会同情心、正义感、自我尊严等,应有基本的共识,否则,“品牌轮盘”将只能是形式上的松散组合。最后,在这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新闻摄影学区”的策划人与实际的执行教师,它们应该被看成让新闻摄影精神与地方的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思想家,富于学术想像、理性、有整合资源的意识和技巧、学术感悟力强,具有职业道德的敏感性。
  螺旋性的新闻摄影课程体系就是反对对学科知识和个性建设愿望的一切压制和打击,它以制度的方式保证了课程之间、知识之间、思维之间的差异。它就是以承认未来实际作业的特殊情境性为出发点的设计,所以鼓励智慧间的协商就成为必然。上下勾连古今贯通、新闻摄影希望这些螺旋式组合的课程成为与专业主义品性自由交流的保障。笔者对应多元性、多义性组织的关于刘易斯·海因、FSA摄影家群、大卫·西摩、罗伯特·卡帕、罗伯特·弗兰克、维基等伟大的新闻摄影记者大气淋漓充满关切意味作品的意义展读——精神的与修辞的全方位解读,就是盼着透过这些设计实现法朗士意义上的“灵魂的冒险”!
  仅此还不够,躲避被人以一种观念或技巧随意收编的重要法宝就是思想的游牧。在新闻摄影的后续性课程中,笔者设计了诸如“历史与记忆”、“相对性”、“虚伪者的狂欢”、“眼对眼”、“生存的迷宫”、“另类生活”等题目,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的同时,独立完成其中一个专题作业。富于原型色彩的题目逼迫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再感受新闻摄影的复杂性,在痛苦的挣扎后,他们很快学会了优先思考的程序与技巧!我们的用心,正如法国作家纪德所说:“但愿这……能给你教益,使你对自己比对它更感兴趣,进而对其他一切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启发他们走向在解读层面上展开具体修辞行为的自觉性,这符合框架理论所显示的传播的内在特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