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黄诗笺

程,不只是开放实验室时间、空间和资源,更强调循序渐进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放实验。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合作研究、发展创新思维的空间和环境。
  在基本实验中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或步骤,活跃其思维:在综合性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程序,培养其自主实验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开放运行的自选性、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研究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能力,从课内到课外,从实验室到寝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2001年以来,每学期开放实验课题数达50项左右,有的学生将某些小课题延伸为大学生业余科研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整理实验结果发表了10余篇论文,其中1篇SCI论文,1篇获2005年湖北省大学生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多元成绩评定方法
  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建立良好的学风,我们强调平时实验学习训练,建立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70%,开放实验占10%,期末考试占20%。
  平时成绩由多元要素组成,包括实验报告、随堂考查、阶段考核、原始记录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实验报告强调规范,实验现象和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随堂考查以当堂面试的方式,逐个考查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解答问题的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强调教学实效。原始记录强调其真实性。综合素质包括纪律和学习态度、科学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等。
  开放实验强调选题的创新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性等。
  期末考试分笔记和面试两部分,均以抽签定题的方式进行。笔试主要考核实验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面试主要是操作与观察,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水平。
  学生认为这种成绩评定办法科学合理,能全面公正地反映其实验学习的真实水平。因此,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和探索的热情,提高实验能力,促进踏实认真学风的建设。
  
  3.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为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仅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投影显微镜等现代化设备用于课堂教学,并且将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实验技术方法演示、操作与观察要点等摄制成电子版教材(除文字外,内有原创的568幅真实、清晰的照片和90段录像),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教师版能十分便捷、生动直观地辅助课堂教学,学生版光盘附在于纸质教材《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中,指导学生自主训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深受学生欢迎。我们还将实验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并开辟了教学参考、仪器设备、学习园地等栏目,进行网上辅助教学,方便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式教学。
  动物生物学实验是本院本科生的第1门实验课,本课程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对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一个奠基和启蒙的作用。同时,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和自主训练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导致学生提高了对其他实验课教学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后续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将继续深入地探讨和实践,进一步发挥精品课程和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文和平]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