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建设文化校园 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王司瑜
面,彼此无法分离,而且相互间产生互动,知识越高深越渊博,思维越精遽越精巧,方法越可行越有效,而且当精神越向上越高尚时,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由此文化而育就的人才,其素质就越高越优:相反,当精神越向下越卑贱时,文化就越腐朽越恶毒,由此而育就的人才,其素质就越低劣。
3.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依托文化校园氛围
高等学校运用宽松的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都会促进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这样的环境:一是民主自由的环境,这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当中,人格才会得到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冲动的进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校园的民主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二是合作、交流的环境,这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从文化校园建设的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需的良好育人氛围必须来自于文化校园。
三、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
1.凝练文化校园精神,确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黑龙江大学依托地方综合大学的综合优势与后发优势,通过近年来的两次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校形成了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以创新、创造、创业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的社会轴心观;以中外文化兼容并蓄、面向世界的开放办学观。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术治校的治校理念,确立了“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治学理念。实施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战略,初步构建了以学分制和创业教育为平台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注重发展规划先行,发展定位准确,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建立了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黑龙江大学章程:积极推进了决策机制体制改革、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后勤服务与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黑龙江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认可,学校是黑龙江省第一所获得评估“优秀”的高校,是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
2.建立健全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相关制度,促进研究性自主学习体系的形成,如注重对特长生和拔尖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对基础学科实验班学生要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完善分类特色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如根据《本科教学分类特色培养实施方案》,将全校本科专业根据不同的专业门类特点,确定不同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不同方式的建设和指导,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校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以创业家培养为核心,培养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家或企业家。学校通过基础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认证培训、创业培训、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操作层面的创新课题、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室、创新团队、创业团队、学生创业园、校企合作,以及读书工程、学业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成长的空间。
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几年来,已经有1000余名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1900余名学生参与创新课题和创新实验室的项目研究,取得学生获得专利多项,部分创新成果正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市场转化。学校经常把以个性化教育为指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成果展现给全校师生,感染和启示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畅想中共同成长。
3.提升校园品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近年来,学校编撰了《黑龙江大学校史(1941—2001)》,制定了《黑龙江大学章程》,确定了校训、校歌、校标、校旗等,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开创了以“阳光讲坛”为主要形式的系列讲座,形成了较为浓郁的学术氛围,现代文化校园正在形成。
目前,学校遵照《黑龙江大学本部改扩建总体规划(2004—2014)》,坚持内涵发展,以优化、整合、深化、提高为原则,挖掘、提炼独特的文化精神,打品牌、打特色,创建人文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数字校园。努力建成以开放性、多元化、国际化文化和寒地、边地文化为特色的,学校形象鲜明、民风校风淳厚、精神风貌向上、人居环境和谐、文化活动丰富的现代文化校园。学校将广泛开展哲学与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举办学术讲座、创新竞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和黑龙江大学的传统,使黑龙江大学成为人文传统深厚的现代文化校园。黑龙江大学将不断发挥文化校园的涵化作用,用自强的精神风貌鼓舞人,淳厚的道德风尚濡染人,幽雅的环境陶冶人,博大的爱心感染人,先进的文化引导人。使学校成为文化育人的摇篮,师生的精神家园,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文和平]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