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
作者:夏晓烨 段相林
入管理模式,大胆选拔事业心强、品行好、管理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小组负责人,建立了专家教授负责制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对加快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课程建设内容的相互关联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课程建设中,如果对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认识不够,只强调单一课程建设内容的发展,而忽视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综合性,就会使课程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导。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会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才会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相反,如果师资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合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更不会培育出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人才和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创造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源头。近年来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效应。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质量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内容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等,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那就偏离了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自然结晶。要注重把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环境、条件和成果,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接受科学研究的熏陶,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程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深入领会课程建设的内涵、课程建设的目标,处理好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才能使课程建设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余大品]
夏晓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研究室主任,教授;段相林,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