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 悦 申永胜

要地位,不断增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清华大学已制定了对青年教师加大教学投入的激励政策,每年评选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最高奖——教学优秀奖,并规定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在教学评估中进入全校任课教师前5%、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及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所有这些都对引导教师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起到了良好作用。
  
  2.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积极参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侈谈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近年来,我们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清华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15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两项通过教育部鉴定,评价为“国内领先,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总结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核心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在全国和北京市优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评选中获奖;30余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的表彰和奖励。
  除了承担大量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外,从事课程建设的教师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后继有人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办法。首先,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注意从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每一位青年教师在上岗讲大课之前,均要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听课、辅导、备课、在研究所试讲、在学校教学培训中心试讲这样一个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通过为青年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修改教案,组织安排试讲,听课点评,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此外,我们还鼓励青年教师拜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一帮一来提高教学水平;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以拓展学术视野。
  系学术委员会和系教学办公室一起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系教学表彰和教学研究学术报告会,除对当年度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外,还遴选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作学术报告。几年来,报告内容涉及到以下方面:国外一流大学课程建设的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建设经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设计制作环节的做法及效果;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等等。此外报告会上还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示范教学。教学表彰和教学研究学术报告会在全系教师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鼓励青年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套青年教师培养办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学奖励,已成为该课程的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的成长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门课程能否真正成为高水平精品课程的关键。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除了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外,学校建立了各级领导和督导组的听课制度,系学术委员会制定了有关教学奖励政策,课程负责人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承担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学校进行的历次教学质量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学校督导组专家和学生的高度评价,专家指出:“在工程课的教学质量比较严峻的今天,课程负责人能坚定地抓课程的教学质量,重视培养青年教师,难能可贵,值得推广”;“课程内容选材适当,在基础、知识面、深度、传统与近代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处理上下了功夫”;“教师备课认真,对课程内容掌握深刻熟练”;“教师上课有激情,讲课富于启发性”;“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学手段先进,课件制作质量高,使用效果好”。2004年教育部国家工科教学基地验收专家组在基地验收期间,随机选听了该课程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出了“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的评价。
  以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途径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主要讲员中两人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两人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三人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最高奖——教学优秀奖,两人获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奖,一人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