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感悟VB程序设计教学

作者:马致明

的用途或用法后,用相关案例程序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演示,然后打开源程序,讲授其中的关键算法及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主要内容,剩余部分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去消化。
  (3)课后自学型。这种方式适合于篇幅较大的或综合型的案例程序。具体教学过程是:在课堂只做演示或提示,课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理解或完善有关功能。在一些关键章节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案例程序去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
  
  三、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开设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编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所以VB程序设计教学应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1 要注重算法教学,淡化语句教学
  语言只是工具,算法才是程序设计的灵魂,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算法显得更为重要。有些教师恰恰相反,过分注重语句教学,而忽视了算法,就如同在讲解一个工具时只是讲这美那好、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而从不去讲这个工具能做什么,怎么去做。用这种方法去讲课,学生学完后的印象就是只见树叶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应淡化语句教学,而注重对算法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
  
  2 要引导学生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程序有很大的灵活性,针对同一问题所编写的程序在界面风格、输入输出形式、应变能力等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常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条件来激励学生去思考;或者通过改变语句的顺序或数量,让学生判断结果会有什么不同;或者提出若要得到这样的效果,应该如何改写程序等。有些程序还可以在实现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故意设置一些Bug(漏洞),讲完后让学生找毛病或不足,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指出该问题在学习了什么内容之后可以处理,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渴望,从而主动去学习和探究。
  
  3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
  程序设计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单打独斗的格局,交流、合作和共享是程序员工作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从一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向工程的观点,注重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如变量的定义、程序的层次和注释等。
  
  4 用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来锻炼学生
  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布置1~2道综合应用系统作业让学生独立或组队去完成,以此来锻炼和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对于综合应用系统的功能可做具体要求,比如规定必须使用哪些知识点,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准;也可以不做要求,任由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综合系统的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综合编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软件开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5 用优秀的作品感染学生
  如果教师连一款小型软件都没有编写过,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案例程序,也不可能把程序设计语言讲好、讲透。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多写程序,要用好的作品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丰富的编程经验不但可以使教师在学生的各类问题面前应变自如,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基金资助: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为SL20070308))
  
  [责任编辑: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