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服饰色彩”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陈 旭

黄色高、蓝色低。经过图示启发后学生豁然开朗、了然于胸。又如进行系列服装配色,学生在进行系列服装配色时容易受原来思维束缚,拘泥不前,配色时不敢创新,对于对比色与协调色的运用不够大胆果断,结果是配色效果太平庸,抓不住观者眼球。这时,教师应当在精神上鼓励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充满自信、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在专业上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在观赏优秀作品的时候善于借他山之石进行设计切入。
  
  2、讨论式教学方法
  以一周为单位展开师生互动,让每个学生在一周知识点的传授结束之后将自己的作业做成幻灯片,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讲解,呈阶段性地掌握专业知识。当一个学生在讲解自己的作品时,教师与其他学生充当观众,并进行提问、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优势互补。如进行品牌来年流行色趋势提案设计制作时,每个学生对当年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流行色趋势的理解都存在个体特征上的不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大家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看法观点,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讲解结束后有学生保存精华、去其糟粕;也有学生后来者居上;更有学生博采众长。作业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提高得特别快。
  
  3、研究式教学方法
  笔者一直强调学生不要为了作业而作业、为了分数而分数,应该发扬个人兴趣,大胆尝试,深入研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不懈追求,经过大量的实践作业,达到服饰配色能力由量变到质变。如品牌来年女装色卡提案的设计制作过程,有名学生非常喜欢这部分内容,他到图书馆翻阅了许多当年国际权威组织预测的女装色卡,同时进行好几个当地市场优秀品牌的调研取样,针对该品牌进行了来年女装对比色色卡提案、协调色色卡提案、暖色调色卡提案、冷色调色卡提案以及中性色色卡提案的设计制作。由于借助电脑软件辅助设计,该学生的作业在规定的时间里上交,他感觉做的过程很快乐,完全没有负担,而且收获颇多。
  
  三、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横向互动联系
  
  在“服饰色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服装设计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相互联系。如服饰图案课程中有关色彩与图案的关系、女装设计课程里的色彩灵感来源及色系定位等,都会应用到“服饰色彩”课程的内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拓宽学生眼界,多看多接触其他课程的优秀作品,在进行课题训练时不仅做纵向深入,更要尝试横向联系。
  “服饰色彩”课程以服饰整体配色为重点,学生以系列服饰为目标来设计色彩,立足整套服饰、系列服饰考虑色彩设计。服饰色彩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石,因此,鼓励学生多看图书馆里的全球同步发行的服装类期刊,了解时尚信息,培养起服装审美感觉,这样使服饰色彩设计真正的参与到服装整体设计之中去,使色彩角色魅力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通过“服饰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获益匪浅,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进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一门课程只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造”。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在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
  
  [责任编辑: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