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学习策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肖 珑

习有关的策略,如怎样调动语音、词汇与句法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正确理解语言的内容等。认知策略有预测、联想、推理等几种适用于听力教学的手段。
  (1)灵活使用信息处理方式
  McDonough和Shaw建议,在听力教学中“我们用‘自下而上’(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上而下’(bottom-up processing)两种过程技巧进行互动”(McDonough,2003:122),从认知策略角度进行听力训练。“自下而上”策略是听者较注重语言信息,是运用语音、词汇、句法等留意形式的过程。而“自上而下”策略则较注重高层次的图式运用,即较多利用大脑中已存在的抽象概念和知识来分析、处理新输入的信息。学生可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2)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激活相关知识图式
  图式理论模式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这些背景知识是听力解码的基础。听者在具备或提供背景知识后,能主动利用大脑已有的背景知识解码话语,弥补生词、难句所造成的信息差,从而保证整体理解的实现(周相利,2002)。因此,教师应有针对地收集、传授相关背景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多渠道查找积累各种背景知识,借以激活已有的知识图式,自如地处理信息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
  (3)引导学生利用预测,推理和联想等认知听力策略
  听力理解是个寻求意义、预测、推理和证实的过程。学生应被教会如何运用策略及技巧去理解其中的含义,被提供听说语言中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听,去预测,去猜想听到的真正含义”(Willis,1996:72)。
  ①预测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预测是一个外部信号激活内部图式,进而产生预期,再经过证实一扩展一修正一再预测一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这便要求学生在听前,学会通过快读标题、选项、插图等来激活背景知识或图示,对可能的问题和文章大致内容进行预测。听的过程中在听前预测基础上,运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预测策略可以帮助学会捕捉有关内容,减少记忆负荷,提高理解准确性。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调动。
  ②联想策略。心理学认为,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或是由某种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师可采用背景知识联想法、语义连贯联想法、上下文对比联想法和情景联想法等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联想规律,让学生在听前作听力内容预测,减轻记忆负荷,增加记忆容量,提高记忆效果。
  ③推理策略。教师可培养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等)对语言形式、语义或说话者意图进行推理,通过交际过程的有关知识,如说话者,听话者、话题、交际场所、语域等进行猜测词义。
  
  3、情感策略
  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与态度等。
  情感策略的运用是指听的过程中对情感的控制,如提高兴趣、克服焦虑等。面对一些不利的情感问题及影响,如自主学习策略实践的程度不够,对听力过程的误解以及对听力的自我效能低等,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心理情感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①社交情感策略的运用。在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中,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了解自身的感受来认识和认同学生的情感需要,促使学生之间多方位沟通渠道的建立。通过采用合作小组活动形式促进学员增强自尊。发挥学习者的自我调节作用,通过自我管理,控制情绪,激发学习动机。
  ②目标引导,情感协调。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短期听力目标设定、合理安排听力任务,采取积极调节情绪,自我鼓励放松的听力学习策略来缓解压力,消除焦虑心理,从而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信。
  ③互动模式听力训练。在进行听力活动中采用互动式听力训练模式,集听、说、译、写于一体。此模式可让学生主动介入听力训练环境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
  教育界对学习策略的热切关注标志着外语教学重点真正从“教”转向“学”的一个里程碑。外语教学不再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培训学生具体的语言技能,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听力在国内始终是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本文试论了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实施在听力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正所谓“授人以渔”,听力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责任编辑:陈立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