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姜 铭 史慧武
2.以吸收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创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认同的办学理念和实现办学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所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创建特色文化的最佳切入点。首先,要吸纳优秀企业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如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等,将这些价值理念渗透到院校的精神文化之中。其次,要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制度文化,特别是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如ISO9000质量认证;以岗位为参考、以绩效为主导的绩效报酬制度;海尔的“OEC管理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等。这些观念和制度的引入,必将促进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创建,同时,缩小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有利于培养现代企业认可的技术人才。
3.入企业识别系统彰显高职院校文化个性。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要求院校在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追求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各院校要注重挖掘和培育个体的文化特质,不能“千校一面”,也就是说各院校要根据自身内部条件和所处外部环境建立有别于它校的文化特色。为此,如果导入企业识别系统将会对高职院校个性文化的培育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中文意思是企业识别系统。CIS 是企业用于市场竞争的一切设计都采用一贯性的统一形象,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征视觉化、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以扩散,塑造独特的、鲜明的企业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评价和认同,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识别系统(CIS)也是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可见,企业识别系统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机理上有很大相通之处。它们都表现为理念、制度及行为、器物(视觉)三个层面。只不过文化建设是形象塑造的手段,形象塑造是文化建设的目的,形象塑造的过程也即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二者息息相关。所以,将企业识别系统导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之中,二者产生的叠加效应,必会大大加速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4.加大师生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也即校园文化的营造者。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师生员工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对校园文化的本质、规律、功能等基本问题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内容要有高度的认同。所以,院校要对师生员工经常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训,通过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将院校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逐步渗透到他们的头脑中去,求得一种亲和力和心理上的共鸣。惟此,校园文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获得进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
[3]陈伟国.高职教育服务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08-30.
[6]郑维东.营造企业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2000.
[7]米靖.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9).
[8]胡其辉.市场营销策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