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民权 梅晓妍




  (三)考核方法
  在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检验教改效果,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方式。为此我们加强了过程考核。考核方式由过去以期末笔试考核知识为主改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的能力。具体的成绩分配如下:(1)平时成绩(20%):认真做好到课率、平时作业的纪录,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2)单元实验(20%):认真做好实验到课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批改与记录,作为实验成绩的依据,五个单元实验占20%,包含电路焊接、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3)综合项目(20%):认真做好三项综合项目的过程与结果记录,作为综合实验成绩的依据。(4)期末笔试(40%):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人的理论素质。注重应用,不出偏题、怪题。项目或课题所用的知识就是上课需要重点介绍或讲解的知识,同样也是重点考核的知识。
  综合项目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重中之重。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相互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为保证效果,在实施中做到了逐人考核,每人每个综合项目考核结束之后电路板上交,有效地杜绝了抄袭别人项目成果的行为。项目考核内容如下:(1)焊接技能——看元件的整体布置是否美观,看焊点的光洁度、焊点的大小。(2)项目结果——看电路的整体效果,看参数是否正确。(3)数据测试——看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的测试过程与测量结果。(4)回答问题——看对原理电路的理解程度,对测量参数的理解程度。(5)项目报告——看数据处理方法与项目结论。
  
  实施效果
  
  实践表明,实行了项目化教学之后,尽管平时的作业上缴、单元实验以及技能训练对有些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但是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对电气3051/3052班共71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近几年来,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以下效果:(1)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应知与应会,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在同一门课程中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脱节的问题;(2)技能训练与知识教学由同一名教师承担,各部分内容衔接有序,中级维修电工电子技术部分应会、应知内容有机融入项目化教学活动中,取消了专门的实训环节,减少了课程总学时,极大地减少了教师人力与教学学时的浪费;(3)学生有机、系统地接受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4)加强形成性考核,平时的到课率、作业与实验报告的上交明显好于以往;(5)通过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6)综合项目结果可检验和演示,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全班学生均可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梅晓妍,王民权.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2]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