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内容与发展策略

作者:方小铁




  农村职业教育在形式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全日制教学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受时间、人数、空间和国家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农村中现有劳动者的素质急需提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改变单一的办学形式,开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让农村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对务农的农民,可由农村职校、农科所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其介绍农业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宣传发展的新思路;对即将脱离农业或已进厂工作的农民工,可以根据当地特点,利用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举办夜校,面向农民工开展教育和培训。也可以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目的出发,利用职业院校对其进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如利用工休日兴办“星期日学校”。此外,为方便农民工的学习,职业学校可以走出去,把培训班办在工厂、企业,甚至办在农民工聚居区,为农民工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一些乡镇成立了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培训实习基地,定期走访企业,实施“走出去、搞合作、请进来”等形式的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转移培训或为工厂提供“订单式”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还有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成本低廉,费用农民承担得起,教育层次丰富多样,可为农民提供多种教育服务,既有文化知识、农业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又有技能培训与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管理体制灵活,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学习时间与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适应农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目的的需要。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设置与教学上,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求的紧缺人才农村职业学校要深入农村实际,畅通信息渠道,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敏锐地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应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根据所办专业聘请相应的师资。在行为决策上,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充分预测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始终适应市场的需求,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走得出去。要为农村未来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21世纪前沿科技领域学科的教学;要增加农林高新技术型学科与专业的比例,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要增设城市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与非农专业,为城市输送人才,为农村建设积累资金。
  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资金上,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并多方拓宽资金及教学资源投入渠道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金不足所致。要让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投资必不可少。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下大力气拨出专项资金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扶持,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师资、设备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迅速提升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增强农村职业学校对教师、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投入渠道,促进公办学校引进民办机制;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向农村职业教育捐资;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应用于农业职业培训与“非农”职业培训;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以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等形式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问题;要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城市职业学校闲置的教学资源可以支援农村,向农村招生,学校或培训机构之间可以开展对口支援和“手拉手”活动,向农村职业学校提供教学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还可选派农村职业学校紧缺的专业教师下乡支教。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的人口在农村,大量的贫困人口也在农村,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农村,农村发展的出路在教育。只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有效地改变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工职业技能较差的现状。应该认识到,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好这一工程,将会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2]尚雪艳,刘春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职业技术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楼一峰.农村职教应坚持为“三农”服务[J].职教论坛,2004,(5).
  [4]王亚秋.中国与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5]王卫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与主要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
  [6]罗光沛.浅谈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5,(13).
  [7]向晓春,李竹钦.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安徽农业技术,2007,(1).
  作者简介:
  方小铁(1969—),男,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