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裴合作
高校是传播知识和引领社会文明的圣地,理应担负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高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高校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人文、科学、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的人本主义关怀。为此,弄清楚和谐高校的内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谐高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就是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旗帜,是灵魂,是方向,是高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积淀,是社会对高校办学机制的一种价值评判。高校的领导只有准确定位办学理念,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推动学校紧跟市场,紧跟时代,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就是高校的治校、治学理念,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理性化的提炼与升华,会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激励性的治校、治学理念。如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哈佛大学崇尚“让真理与你为友”;麻省理工学院提倡“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西点军校重视“职责,荣誉,国家”;我院弘扬“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才为上”等。一种好的办学理念对于高校领导而言,是一种办学的价值方向定位;对于高校教职员工而言,是一种治学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自强自勉的格训。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确立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这是办学理念的核心。第二,要坚持与学校的性质、功能相一致的原则,高职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绝不能偏离这个方向,更不能将普通院校的理念照抄照搬。第三,要坚持特色性原则,要结合本院校的实际,发挥本院校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第四,要坚持前瞻性原则,使办学理念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影响力。第五,要坚持目标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必须与其培养目标相一致。
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包括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或者说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两种形式。硬件环境主要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可直接感知的自然环境,如教学设施和器材的组合、学校的建筑群、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运动场地、休闲场所、绿树草坪等。一方面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要符合建筑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美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校园环境要符合办学理念和治学风格。软件环境是指高校内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表现为校风校纪、校园人文氛围、校园精神状态、校园内的服务意识等。软件环境是以文化为底蕴,以价值为导向,以培养人的个性品质为目标积淀在校园内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塑造高雅的人文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核心指标,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专业建设尚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有些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超出了自身的办学实力;有些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科学论证,违背了市场运作规律;有些院校设置专业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等等,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以专业建设带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重点专业建设,要在人员、经费、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保证,凸显办学特色。各学科间要合理布局,互相支撑,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我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中,围绕服务、医药、卫生、制造、电子信息等职业岗位群的发展,重点加强护理、数控、模具等专业的学科建设,积极培植冶金技术、商务英语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协调发展财经、建筑、艺术、文化教育类专业,在学科建设中做到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品牌发展、协调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立校之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尽快从中专教育或成人教育向现代化高职教育转变,使每个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档次。其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名师、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加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再次,要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把科研的重点放在教研上,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尽快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最后,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或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吸引到学校中,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建设和谐高职院校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课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千百万有志于高职教育的同仁付出心血和汗水。笔者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一个和谐文明的高职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裴合作,男,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文化传播系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