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就业形势分析

作者:郭 琦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忽略与实际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的传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事。要与有科研开发能力的大学联合办学,聘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进行传、帮、带。高职教师不一定要去搞高深的科研开发,要多参加一些实践项目,不要一直埋头在课堂教书,这样就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创作能力,提倡团队精神由于IT企业知识淘汰速度很快,毕业生仅掌握在校所学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具备吃苦耐劳、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各种证书对就业只有辅助参考的意义,而具备真正的能力,拿出能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作品,对就业才大有帮助。凡是被录用从事IT行业的毕业生,多是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勇于动手、勇于实践的主动型学生。因此,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与实验设备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院校为学生提供个人作品展示网站,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要虚心向其他专业学习计算机应用的背景知识,但不能盲目地丢弃自己的特长。譬如计算机应用专业或网络方向的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网站主页美工设计,而轻视后台代码的编写、动态数据库的管理,这种以己之短拼他人所长的做法往往得不偿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要具备团队精神,要有甘当铺路石的精神。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特长,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课余专修。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各种软件开发团队,优秀的学生团队往往会整个团队被企业招聘,这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亮点。
  据2007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传递的信息,目前我国的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随着各项扶持软件发展政策的出台,国产软件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效的管理手段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参考文献:
  [1]郑国华.高职计算机专业设置改革探究[J].职业圈,2007,(8).
  [2]王凤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6,(8).
  [3]娄勤俭.未来十五年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OL].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70614/1112975_1.html.
  作者简介:
  郭琦(1963—),女,湖南醴陵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网站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