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浙江省中职学校师资现状与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培养

作者:罗亚利 张常洁




  摘要:对浙江省中职学校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存在技术师范生比例偏小、研究生比例偏小、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技术师范类院校应扩大招生规模;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进行课程调整;加强技术师范生的企业实践力度;并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中职教师;师资现状;调查;技术师范类院校
  
  2007年9月,经过随机取样,选取了浙江省的九所中职学校,其中包括职业高中4所;职业中专3所;技工学校2所,对浙江省中职学校师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86%。
  
  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师资队伍基本结构情况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了被调查的中职学校教师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毕业院校、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所授课程、所授课程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教师来源等基本情况。如表1~9所示。由表可见,浙江省中职学校的教师,性别结构基本平衡;年龄和教龄以青年为主,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学历以本科为主,达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的要求;教师毕业院校以普通师范类为主,技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所占比重太小;中职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具备中级职称,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比重偏小;大部分教师在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说明中职学校教师的转型并不明显;教师来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师范毕业的教师与非师范毕业教师的差异(1)教学技能。在调查题目“您觉得同行中师范毕业者的教学技能与非师范者的相比”的回答中,有162人选择了很强和比较强,占52.4%;126人选择了无明显差异,占40.8%。选择比较弱和很弱的占6.8%。(2)专业知识技能。在题目“您觉得同专业教师中师范毕业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与非师范毕业者相比”中,120人选择了很强和比较强,占38.7%;139人选择了无明显差异,占45%;其余16.3%的人选择了比较弱和很弱。(3)师范教育内容的有用性。在“您认为师范教育内容中哪些方面对目前的工作最有用(最多可选两项)”题目中有六个选项,分别为职业道德、教育学理论、教学实习、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和其他。在被调查者中,选择频率最高的两个选项依次是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习。其中有63.3%的教师选择了专业实践能力,45.3%的教师选择了教学实习。(4)优秀教师的素质。在“您认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题目中,选择频率最高的选项是职业道德,有191人,占61.8%;其他依次为教学技能49人,占15.9%;管理学生的能力34人,占11%;教育学理论27人,占8.7%;8人选择其他,占2.6%。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师范毕业生在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均比非师范毕业生略强,但相当大比例的教师认为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师范教育中的师范性的培养过程还有待改进。在师范教育内容的有用性方面,认为最有用的是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习,说明技术师范教育中的这两方面内容是受学生欢迎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被认为是有用的。对于专业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多数教师认为没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实习有用。在优秀教师的素质中职业道德被教师们认为是最重要的。
  
  企业实践对中职学校教师的影响 (1)企业实践经历。在题目“您的企业实践经历是(多选)”中,有83人按照学校要求到企业实践,占26.9%;有67人主动到企业实践,占21.7%;有67人在指导学生实习时到企业实践,占21.7%;有130人无企业实践经历,占42.1%。(2)在“您认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对教学有帮助吗”中,有253人选择了非常大和比较大,占81.8%;45人选择了一般,占14.7%;其余11人选了较少和没有,占1.6%。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企业实践对教学有帮助,而42.1%的人却没有企业实践经历。
  
  浙江省中职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浙江省中职学校的师资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职业学校中技术师范类毕业生所占比重偏小。职业院校是技术师范生最对口的就业单位,但是,在中职学校中,技术师范生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师范生的比例,甚至也低于非师范生的比例。(2)学历结构中,本科学历者的比例已达90%以上,而硕士生的比例却相对偏低,仅为1%。(3)教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明显多于教实习指导课的教师。而且既能教专业课又能教实习指导课的全能型教师更少,远远低于教育部所要求的比例。(4)职业学校的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严重缺乏,有相当大比例的教师无企业实践经历。而调查显示企业实践经历被认为是对其教学有很大帮助的。(5)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认为最有用的是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习,而教育学理论和专业理论被认为相对没用。说明当前的师范教育还存在着课程设置方面的弊端。(6)被调查教师认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职业道德,却并没有认为他们在学期间受到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反映出师范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
  
  对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建议
  
  加大招生规模目前,我国技术师范类院校数量不多,同时很多院校的招生规模还在萎缩,从本次调查中技术师范类学生的比例明显偏低可以略见一斑。而中职学校中,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和训练,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既可以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因此,要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就应该多充实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从这个层面来看,技术师范类院校应该扩大招生规模。
  开展研究生类型的教育通过对浙江省中职学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教师中本科学历者已经占很大比重,而研究生学历比例却极小。对于技术师范类院校来说是一个信号,那就是不但要办好本科教育,也要向研究生层次延伸。如技术师范类本科院校可以适当承办一些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的教学项目,如招收中职硕士,或者向中职学校的教师提供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研究生课程,如组织研究生课程班,提高他们的研究理论素养和学历水平。
  进行课程调整目前,技术师范类院校提供的课程中,中职学校教师认为有用的是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和教学实习,而对于技术师范类院校花了大量精力提供的教育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却被认为没有多大用。因此,技术师范类院校应该反思自己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技术师范类本科教育应该将学生认为最有用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实习的成分加大,并将一些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渗透其中,而对于直接灌输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的比例则可以适当减少。
  加强技术师范生的企业实践力度对于学生下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指导能力方面,职业技术院校寄希望于学生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由学校给毕业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但中职学校希望所接受的毕业生能够马上适应工作岗位。因此,技术师范类院校应早做准备,给在校的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学校时就已经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这样,技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会很受用人学校的欢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普高的落榜生,是所谓的差生,他们厌学,没有自信,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因此,技术师范类院校应该在职校教师的本科培养阶段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爱心与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徐海峰.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06,(11).
  [2]胡平.教师职业心态与专业需求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3]张秉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作者简介:
  罗亚利(1977-),女,陝西户县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教育。
  张常洁(1965-),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