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专业实习促进职高生社会化过程的教育实践

作者:徐宗敏 孙景民




  加强实习前就业指导,使职高生有充分思想准备学校根据内容安排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即将实习的职高生进行专题讲座,教育的内容包括:(1)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明确人生的意义。(2)学习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及实习公司的员工行为规范,使职高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3)简要介绍实习企业的环境,观看实习企业的录像,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概况、文化、工作特点和制度等。(4)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5)学习实习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在实习前组织他们重点学习安全实习的相关内容等。以“怎样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为主题进行讨论,如“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实习环境”、“怎样和领导、带教师傅、同事相处”、“怎样做一个好员工、优秀实习生”、“当同学在实习中遇到困难想退却时,如何来互相帮助”等等,同时安排上一届已实习过的优秀职高生现身说法,介绍实习的注意事项及成功经验。
  强化实习前技能训练,以员工标准严格要求职高生在专业学习中,虽然经过了学习理论、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但在进入实习企业后仍不能较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在进入实习企业前,要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员工标准,集中进行对口专业技能训练。训练时加强职高生与企业“接口”的5S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坚持日常考核,让学生养成清洁、按规定放置物品、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及时加强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受知识、技能、环境、经验、阅历的限制,部分职高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薄弱。大部分职高生在实习前担心与企业领导、班组长难以沟通,害怕难与带教师傅、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因此,应及时对职高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学会同领导、同事、同学如何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虚心接受企业的每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批评,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发展和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职高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地给予辅导。
  校方与厂方密切配合,全面推进职高生的社会化过程职高生的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教与学是两个基本要素,带教师傅及实习指导教师的首因效应作用非常明显。厂方的管理者与带教师傅除应具有较好、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外,也要有育人的观念。一方面,厂方师傅要全身心地接纳实习生,有意识地、全面地、全程地指导他们逐渐适应厂方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职高生要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学善思,虚心请教,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角色意识,获得实际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完成专业对口实习的社会化过程。回校后,许多职高生像换了一个人,学习动力倍增,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2006年,我校有6名职高生在省首届创新大赛中获奖,2007年有2名职高生在省首届技能大赛中获奖。
  
  参考文献:
  [1]尹保华.通识社会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04-223.
  [2]陆熔林.职业生涯尤忌“忌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46.
  [3]丁钢.文化吸纳: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J].职教通讯,2006,(12):23.
  作者简介:
  徐宗敏(1965—),男,江苏徐州人,教育硕士,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校管理。
  孙景民(1966—),男,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校学生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