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英语教师在形成性评价中的若干转变

作者:高 晶




  评价主体的转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质疑、互动、反馈构建自己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在此意义上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体。但过去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个人做出结论,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只有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也成为评价主体,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学生的学习才能富有成效。学生只有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自己现有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差距,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此之前,只能做一个被动的学生。一旦学会了进行自我评价或互评,学生就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策略缩小现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和同学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可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把握追求知识的过程。当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能清楚地知道学习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时,形成性评价才是富有成效的。因此,教师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要打破以往教师评价主体的一元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无疑对从事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评价者,除了自身应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方面的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相互观摩,经常查阅相关的学术期刊,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积极思考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的发展是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样,教师的发展也是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修养,才能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开拓进取,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Black P, William D.Inside the Black Box: 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1998,80(2):139-148.
  [2]D Royce Sadler.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Systems[J].Instructional Science,1989,(18):119-144.
  [3]Rick Stiggins.From Formative Assessment to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 Path to Success in Standards-Based Schools[J].Phi Delta Kappan,2005,87(4):324-328.
  [5]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37-40.
  [6]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高晶(1974—),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