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会计模拟实验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则林
增加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有些理论教学中没有涉及、模拟实验中又不好操作的一些职业技能训练,应该以非常规教学方式如展示、讲座、电影等方式进行,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这些技能有:凭证真伪辨别能力、识别假钞能力、岗位职责划分能力、查错账、团队协作、网络报税、发票购领,年报审计等。
(三)核算与监督内容实验相结合
会计核算是基础模拟实验内容应具有最大的适用性,应以工商业典型业务为素材。每个学生都应独立完成一套手工和电算会计综合实验,以岗位式实验作为补充。学生可每二人一组,分别充当出纳、会计主管,每人一套证、账、表,分工协作,定期轮换,相互复核。在核算基础上补充传票流程教学,加强传票的识别、填制、审核、传递等实验内容,有助于提高会计模拟实验效果。还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在职会计人员作介绍、讲座,弥补实验的不足。
增加会计监督实验内容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应以审核会计凭证为重点,如审核凭证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真实、完整,是否正确、清楚,要素是否齐全、分录是否正确等。考虑到综合实验的连续性,该部分内容最好组成单项实验,设置一些有问题的业务,以展示、鉴别、操作、推理等方式进行实验。
(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
高水平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认为,应该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界限,使之互相兼容,实现一专多能。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参加各种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建设一支“双师型”+双专业型教师队伍。有两大方向:一是会计系列,有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二是计算机系列,有等级考试和办公软件系列考试等。
教师定期轮岗,定期参加社会实践定期轮岗有助于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应该制定一个教师整体的轮岗制度,要有时间计划安排,要进行岗位总结,要实施信息交流,实现校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淡化理论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界限,实现一专多能。
利用网上交流平台实验和教学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在论坛、百度知道等网络平台中提问,并可很快得到解答或提示,还可以利用博客等手段把教师的教学心得分享出来,帮助他人。网络上有很多这类互动场所,加以利用一定会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莲香,周海彬,赵连静.会计模拟实战演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章新蓉.高校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4):93-94.
作者简介:
王则林(1964─),男,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教师,会计师。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