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陈村模式:“珠三角”地区中职半工半读教育实践

作者:袁吉玉 梁丽媚




  设立专项储备金 学生入学时统一缓交学杂费与住宿费,但每年约200个半工半读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及生活费对学校而言,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对此,我校设立了专项储备金,帮助学生缴纳学杂费、住宿费,并预支一定的生活费。专项储备金分为三种:(1)扶贫储备金,由学校划拨部分财政收入构成。(2)互助储备金,由正在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从工资中借出部分金额构成,是一种互相帮助、利己利人的好方法。(3)爱心储备金,由全校师生捐款构成。
  选择好企业 半工半读模式能顺利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好企业,进入好企业实习是学生获取经济来源的保障。通过实践,我校总结出好企业的四个标准:(1)实习企业有规模。经营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使整个班甚至多个班级一起进入企业实习,既便于集中管理,又便于学校教学统筹。(2)实习安全有保障。半工半读所选择的企业,应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及产品的安全。(3)实习技术含量低。实习岗位应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因为半工半读的学生入学后不久即开始顶岗实习,专业技能不足。对口实习不切实际。(4)实习报酬有保证。半工半读,“读”是建立在“工”的基础上的,“工”的报酬应至少能满足“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校学生每月的实习报酬可达到1200元以上,一年工作6个月,可解决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保证半工半读学业如期完成。
  实习报酬自主管理 有的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学杂费的缴纳,往往采取带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顶岗实习报酬采取代管统扣的方式,导致学生产生“为学校打工”的误解。我校提高服务意识,采取实习报酬自主管理的方式。即学校拟定一个半工半读学生理财计划表。分应交学校项目及金额、学生收入、计划开支、计划还款等四部分,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与家庭经济情况填写计划书,班主任签署意见。学生由被动扣款变成主动还款,还款积极性大幅提高。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较快地偿还所欠费用,也能使学校的专项储备金持续运作下去,惠及更多的半工半读学生。
  
  (三)坚持科学的生命观,促使学生关爱生命,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半工半读学生从偏远的贫困山区来到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本地学生的经济富裕、视野开阔、能言善道、社交圈子大等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击,他们会因贫穷而感到自卑,会因长相平凡而觉得自己渺小,会害怕还不上学费,害怕承担责任,甚至害怕失败。加上一些固有的农民意识,急功近利、盲目、散漫的缺点和落后的观念行为。使他们只关注自己。很少关注别人、关爱社会。我校坚持科学的半工半读生命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半工半读学生建立起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培养对他人、社会、自然的爱心,增强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与道德品质的提升,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半工半读学生来自贫困的偏远山区。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承受着经济、生活、就业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会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自我认识上出现偏差,缺乏自信,容易自卑,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情绪情感上抑郁沮丧、焦虑不安;在学习、交往上容易受挫折:个性内向,不善沟通交流,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对此,我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对半工半读学生进行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脱贫,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调整情绪,增强抗挫折能力,以乐观自信的积极姿态直面生活,不断拼搏,战胜困难,做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转变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半工半读学生成长在落后贫困的偏远山区。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存在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如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节约伙食费开支;做事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行为散漫、不文明;过于看重权利、金钱:只关注自己,不关心社会等。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工作,转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成功的关键。我校积极开展城市化意识教育,将半工半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高品位、高度文明、高尚品德的现代城市人,实现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提高了学生适应城市和企业生活、工作的能力。
  加强职业道德,提高就业能力 我校把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班级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建设的一系列互动活动,实现了道德知识、道德能力、道德实践的深化与升华,使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在实践中自觉接受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养成自觉的职业道德习惯。同时。加强职业指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