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惊心动魄的1976年

作者:解 柳




  要彻底粉碎“四人帮”,还必须得到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这两支武装力量的支持。动用这两支武装力量,则直接牵涉到中央警卫团团长汪东兴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吴忠。在华国锋看来,汪东兴绝对可靠,但对吴忠还不了解。
  吴德向华国锋保证:吴忠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于是,华国锋秘密召见了吴忠,并向他进行了政治交底,吴忠当即表示:绝对听从党中央、华总理指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实际上,在华国锋之前,叶剑英已通过吴忠的老上级政治局候补委员、海军政委苏振华这条渠道,做通了吴忠的工作。吴忠请苏振华转告叶帅:只要我吴忠在,除了来自华总理和叶帅的命令,任何人都休想调动卫戍区的一兵一卒。
  1976年10月2日晚上8点钟,汪东兴让秘书通知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和时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的武健华等人到他的办公室开会。
  汪东兴对武健华等人道:“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对‘四人帮’要采取行动。你们先琢磨出一个行动方案。”他特别强调:“要严守机密,不能有丝毫疏忽。”
  在讨论行动方案时,武健华等人考虑到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一是把握“四人帮”的心理状态。在这段时间里,张春桥处心积虑想把出版毛选的权抓到手。他曾经让李鑫向他汇报过关于出版毛选五卷的情况,并向李鑫索要过几份稿子去看。利用张春桥对出版毛选五卷工作的关注,如果把常委会议内容确定为:研究毛选五卷出版问题,应该对张春桥是有极大吸引力的。
  二是按惯例行事。中央研究毛选的出版问题,特别是涉及稿子问题时,历来都是在怀仁堂正厅开会,因为中央曾有过规定:凡属毛选稿件,不得带出中南海以外的地方研究。对这些规定,张春桥、王洪文都是知道的。
  三是抓住研究涉及毛主席的重要问题,如研究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选址问题,作为常委是必须参加的,这样使张春桥、王洪文不能托词不到或因故请假。
  四是在怀仁堂这里采取行动,较为方便有利。
  根据以上考虑,他们提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内容为: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二、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选址问题。
  在这个方案中确定,解决“四人帮”的顺序是:在怀仁堂解决王洪文和张春桥两个人的问题之后,再依次分别处置江青和姚文元的问题。毛远新与“四人帮”区别对待,对他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就地监护审查。
  在这个行动方案中,还对行动时间、力量的组织、隔离地点、保密措施、战备预案以及同北京卫戍区的分工和配合问题,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
  10月3日凌晨4点,一个完整的粉碎“四人帮”的行动方案形成了。然而这一方案能否执行,必须得经过华国锋、叶剑英两位副主席的批准。
  10月3日晚9时,按约定的时间,汪东兴和华国锋在华的办公室又见面了。汪东兴向他详细地汇报了具体行动部署和实施方案。华国锋听完汇报后,认为这个行动方案可行。并让汪东兴约叶帅谈谈,看他还有什么新的意见。
  10月4日下午,叶剑英如约来到中南海南楼汪东兴办公室。
  叶帅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听汪东兴汇报。汪东兴把行动部署和实施方案,一一做了详细汇报。叶剑英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他沉思片刻说:“兵法上有这样的话,‘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我看这个计划比较成熟,安排也相当周全了。照这个实施方案执行,必会成功。”叶剑英接着又说:“当然,还要特别注意保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一定要把紧这一关。”
  汪东兴很赞成叶帅的意见,并说:“按照部署,到时还请叶帅和国锋同志到场坐镇。”
  叶帅幽默地说:“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中央已经决定由你指挥,国锋和我听你调遣,遵命行事嘛!”
  汪东兴急忙说:“叶帅戏言了,我才是奉命行事呀!”
  10月5日凌晨2时,汪东兴再次来到华国锋的住地,向他汇报行动前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他与华国锋、吴德商定:由华国锋、叶剑英坐镇中南海怀仁堂指挥,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的名义,通知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到会,届时由汪东兴负责抓捕“四人帮”;同时,由吴德和吴忠负责抓捕迟群、谢静宜、金祖敏等人,并派卫戍区部队迅即控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以及中央机关、北大、清华等单位和学校,坚决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976年10月6日下午3点30分,武健华通知四个行动小组的全体同志,集中在南楼汪东兴办公室外面的几间屋子里,等待接受任务。汪东兴向大家宣布了两条纪律:
  第一,要绝对保守机密。万一失密,败坏了党的大业,那就非同小可,要给以最最严厉的制裁从现在起,以行动小组为单位活动,组长负责,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第二,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枪我们要争取不响枪、不流血解决问题。这是上策。
  今晚具体集结时间,集结地点,车辆配备,以及如何相互协同的问题,由武健华同志分别向你们布置交代。
  下午5时,武健华又在中南海东八所小会议室,紧急召开今晚参加行动的其他一些同志的会议。开完会,已是下午6时,暮色徐徐降临。晚6时半,汪东兴乘车到达怀仁堂门前。行动小组准时集中于指定位置。临战前静穆浓重的气氛,缓缓袭入每一个参战者的心田。
  为了不暴露意图,怀仁堂大门前,公开可见处的警戒部署一律照常。停车场内,将工作用车及机动应急车辆,大部隐蔽在西门里北侧空场。怀仁堂大门口上停放与会者的几辆车子。做到宁静如常,整齐有序。
  随身警卫人员今晚一律不准进入怀仁堂,依照过去大型会议活动时的规矩,都安排在怀仁堂斜对过的“五间房”休息。汪东兴责成警卫处长丁志友在怀仁堂前厅警卫值班处切实执行,严格把关。
  执行拘押王洪文、张春桥的两个小组,此间正在怀仁堂大礼堂舞台帷幕后,进行临战前的演练准备。他们有的在进一步检查和擦拭随身携带的手枪和械具以及放在车上应急使用的速射武器。有的在作类似运动员入场前的伸腰扭胯,活动腿脚,熟悉着擒拿解脱的动作。汪东兴在检查了警戒部署、行动小组之后,又回到了“主阵地”——怀仁堂正厅。
  晚7时20分,叶剑英元帅到了。
  晚7时40分,华国锋款款走进怀仁堂正厅。他见叶帅、汪东兴都在,没有寒暄,直截了当地问:“东兴同志,一切都就绪了吧?”
  汪东兴痛快地回答:“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从晚7时55分“突袭”王洪文,到顺利完成拘押姚文元的任务,只用了35分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