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

作者:罗长贵




  信息技术进入作文教学,能实现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它能通过多种媒体,如动画、图形、声音、文字、数据等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实现接收形式的多元化,变以听觉为主的接收方式为以视听等多种感观共同协作的接收方式,其信息的获取量和速度都将大大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信息技术能在这些方面给作文教学带来好处。
  
  一、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听、说、读、写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写作训练中,单一的语言文字信息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不断创新。
  如我上写作指导课《有趣的圆》时,首先用powerpoint、flash制作出生活中的各种圆形事物,如气球、弹子、苹果、欧式建筑等,配上相应的颜色,然后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并演示出由圆组成的事物的图形形成过程,再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和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们对圆组成的图形有了新的认识,调动了情绪、激发了兴趣、激起了他们想、说、写的冲动。
  此外,我还利用我校网络完善的功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作文学习网站,让他们在这些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网站中,阅读经典作文,学到写作知识。同时,我在我校网站上建立了“菁菁校园”“花样年华”两个栏目,专门用于学生作文成果的展示,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投稿。如我班周晴同学写的《难忘流水桥》就是通过网络发表在湖南日报上的。
  
  二、信息技术能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依赖语言信息,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单调乏味的“泥沼”。而多媒体进入作文课堂,它的声、像、图、文并用手段,突破了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都能在网上再现,这就为沉寂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
  我在上作文指导课《我的妈妈》时,首先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把它作为“引子”。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品味着动情的歌词,仿佛回到了妈妈的怀中。接着再播放DVD《懂你》,歌碟中的背景画面非常感人,那位在生活重压下面容憔悴的母亲,随着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歌词一起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情感积淀达到极致。然后我要求学生抓住自己妈妈的特征写作,学生的思路就一下子拓宽了,在这样的情境下写作,学生的创作自然更真实、更生动、更感人。
  
  三、信息技术能帮学生快速找到观察的切入点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要写好作文必须对生活作细致入微的观察。但现实生活往往转瞬即逝,实地指导又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主要是课时限制),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观察到无限的生活,就能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我在指导学生用空间顺序写说明文时,特意骑车到浏阳工业园,按顺序用摄像机摄下工业园的布局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并辅以必要的指导,把学生不会观察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再要求学生配解说词,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如,观看了一台文艺会演,要是马上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很可能因为印象不深而只能写出有血无肉的作文,如果利用摄像手段将文艺会演的场景反复再现给学生,那么他们一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四、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的写作交流
  
  学生写作文,老师批改,学生互改,读者不多,这样接触面窄,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信息技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或局域网上,让学生的作文尽可能拥有更多读者,给读者以修改的权力,修改的过程和结果再发送到网上,原作者、修改者和更多读者通过写作论坛发表看法,从而让学生在作文交流中取长补短,扬优抑劣,收获更多。
  
  五、信息技术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
  
  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训练思维。思维训练的内容包括顺序思维、跳跃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等。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联想、发散、演绎、总结的能力。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语言文字说出来或写出来。多媒体在完成这些目标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多媒体通过声、图、文、色、光调动学生的五官,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
  如在作文指导课《有趣的圆》上,有个学生写道:“如果我是一个会变化的圆,我将变成一只蜗牛,背着自己的家游遍天涯海角。”这一句话就包含了多种思维方式。《我的妈妈》作文课上,歌曲《烛光里的妈妈》、DVD《懂你》中令人动容的画面、令人动情的音乐和歌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多元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联想、发散、总结能力,实现了提高说、写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给面临“困境”的作文教学提供一条新路。它的生动化、形象化、情境化功能,将引发作文教学的大变革、大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加强研究,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优化之路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单位:湖南浏阳市淳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