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古代诗歌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黄德烈
(二)创新方法的尝试
当今的教育大趋势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参与性教学的长处。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因此,新的创新教学必须明了这种大趋势。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来看,笔者认为在实践中探索的新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学生讲评讨论法
学生评讲讨论法是让学生作为主体来分析诗歌作品,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预先的搜寻资料、分析作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相互讨论,不断发掘深层的内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或多个小组,分组的原则是根据学习中对某篇诗作的思想内容、抒情特点或其他方面形成的不同意见。让学生在争鸣中发现、在探讨中理解、在讲评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就变被动为主动,会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也就创造了激活思维创造性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有重要帮助的。
2.学生翻译改写法
学生翻译改写法是让学生将古诗翻译为白话诗或改写为散文、故事。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将古诗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了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古典诗歌。同时,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在翻译改写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对古典诗歌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学生翻译和改写得不那么准确也不要紧,关键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许有的学生因此喜欢上了写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了解了古典诗歌与白话诗及外国诗的差异性,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底蕴,这也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3.学生模仿写作法
青少年时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学生模仿写作法就是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模仿古典诗歌的形式,用步韵的方式换上新词。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比较新鲜,学生会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深度兴趣,使其更主动地掌握古典诗歌的内在规律。比如,学习七言绝句就可让学生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要读来上口,有一点诗意。意在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认识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以提高鉴赏能力,写不好也不要紧,动手写总是有益的。通过模仿写作可以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更好地学习古典诗歌,从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黄德烈,男,黑龙江牡丹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