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不能忘却根本
作者:肖武耀
其一,高一某教师用现代庭审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教读《诗经》中的《氓》,让课堂变成法庭,几个学生一番表演,谴责负心男子,判原被告离婚。整节课教师完全把原诗抛开,只取其中的几个枝节用现代庭审的方式让学生表演一番,名曰:自主、合作、探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为了这样一节课学生课外用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有关庭审的知识,作开庭的准备。在课堂上一番热闹,学生除了学到一点庭审知识外,在语文方面能学到什么,真令人费解。
其二,同为高一的一节以关注社会为内容的综合性语文活动课。老师秉着“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展示各小组课前搜集的话题。学生展示的话题分别是:①关注青少年飙车现象;②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爱充满人间;⑨寻共识,创双羸——从连战大陆和平之旅看两岸关系。整堂课学生分别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谈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共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受到了一定的教育。这节课确实也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的,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但学生在语文方面能学到什么恐怕教师也不得而知了,许多老师边听边问这是节语文课,还是政治课。
这两节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老师确实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却忘却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误入了“大语文观”的误区。
作为语文课,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弄清楚,那么在“大语文观”的理念下,语文课就可以用任何内容、任何形式进行随意的教学了。如果这样,恐怕语文课又会听到“误尽苍生”的批判。语文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是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从学科设置的目的来看,中国语文教育就是汉语言文字教育,是母语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也是汉语言文字的教育。当然语文教学还有其他的任务,但是这一任务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不能因其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而将语文课上成百科课,如上述两节庭审式和政治式的语文课。语文课应紧扣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本中有的是讲自然现象的,有的是讲地理历史知识的,有的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有的是论述政治思想的议论文章。所有这一切,都是作为学习语文的材料,要学生从这些材料中学到读书、作文的能力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有关自然的或者有关社会的知识,因为那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那些学科的工作;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教给学生太多的文学理论知识或者文学创作技能,因为中学毕业生需要的是一般的读书、作文能力,就是阅读各种各类的书籍,写作各种各类的文章的能力,而不是只要阅读文学书籍,必须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也不在于教给学生很多思想的知识或理论修养,因为那是政治课的工作。如果把介绍各种科学知识,训练文学修养,解决政治思想问题等等,统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个语文教学该怎么进行法?它哪有这么大的能力?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目的又将如何实现?”①
显然,不管是什么内容的语文教学,都要抓住语文母语教学的根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的,任何偏离母语教学根本的泛语文教学都是不可取的。以上的庭审式的诗歌教学就完全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对提高学生诗歌欣赏的能力没有丝毫作用。历来我国的教学就十分重视诗歌诵读感悟,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描绘的形象,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语言。《诗经》中的《氓》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学生简单的庭审所能及的。与其花拳绣腿地庭审,不如老老实实地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形象。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也是一样,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抛却语文教学的根本,导致泛语文在综合性学习中泛滥。其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尽可能多让学生在使用语文中学会语文。所以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起落脚点都应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如前面所淡的那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老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当前学生中或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某些现象,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搜集有关资料,并通过小组合作写出一篇篇有见地的文章。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就自己写的文章及写文章的过程互相进行交流、探讨,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探讨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意识,在活动中进一步教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学语文,从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在使用语文中学会语文的能力,以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中,不管任何内容、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改革,都不要忘记我们汉民族语言教学的根本,即母语教学,都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别再让语文教学走向歧途。
①《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6页。
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 5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