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机器
作者:肖克凡
放下筷子王莹说,韩卫红你敢辞掉公职自己开店,很有勇气啊。韩卫红低声叹气说,我这也是无奈之举。
韩卫红啊,你这小饭馆应当办成特色名店啊,有了特色成了名店就有了含金量,有了含金量就富啦。
韩卫红哈哈大笑说,我们两口子没有野心,够吃够喝就行。这饭馆再小,我们是它主人啊,所以说我比你强。
走出“咱家厨房”,韩卫红拉着丈夫胡学东站在小饭馆门口说,王莹,只要政策允许我们两口子就承包东方制冷设备厂职工食堂,杀它一个回马枪!
你别把包子蒸得太咸就行,我恭候啦。王莹骑上自行车,突然感到反胃,吃下去的几颗馄饨仿佛变成一剂毒药,搅动着王莹的肠胃。
一路骑到家里,王莹跑进卫生间呕吐不止。客厅里,冯五一端坐灯下看书,一派刻苦学习的模样。听到妻子呕吐,他置若罔闻。
冯五一与王莹的婚姻缺乏坚实基础。他苦追王莹多年,她心灰意懒也就嫁了。结婚之后他渐渐感到,王莹有着极其矛盾的两极性格:她有着合格家庭主妇的天性,同时也有着典型职业女性的特点,令人难以把握。譬如为了穿着合身,王莹无论多忙也要亲手给丈夫织一件毛衣;然而为了工作,她可以几天不回家睡在办公室里。冯五一非常喜欢吃妻子炒的菜,却很久不知其味了。有时冯五一极端地认为,吃不着见不上睡不了,这就不是自己妻子了。
走出卫生间王莹满脸不以为然的表情问道,你的日语水平大有提高嘛!
咦,克格勃呀!冯五一惊诧地望着她说,你怎么知道我学日语呢?
打从“四化干部”吃香,冯五一下定决心从“万金油干部”向业务领域迈进。尤其担任北方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职务,他便悄悄攻读函授大学。人啊,就要随着社会潮流变化而变化。当初参加“三支两军”,人们喊他“冯代表”,复员到了北方电机厂机修车间人们喊他“冯书记”,如今他更希望人们喊他“冯工”,可惜他没有工程师职称。他奋发图强,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悄悄进步着。
北方电机厂系当年苏联援建的一百五十七项大型企业之一。多少年过去了,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能力难以提高,企业处于受缚状态。于是,急于突围的北方电机厂向国家申请全面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总额达到一千二百万元人民币。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大项目,工程量大,涉及部门广,协作关系繁多,近乎一场持久战。中国人就是不怕持久战。冯五一在这场持久战中渐渐摸索出一门“项目学”。他深知,争取项目的核心就是争取国家拨款,这是一门学问。比如,国家规定凡是项目总额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大项目,必须报请国务院备案。无疑多了一个婆婆。婆婆越多难度越大。申请项目,就是小媳妇与婆婆斗智斗勇。
北方电机厂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担心项目难以过关。项目必须在今年立项,有消息说既然企业“利改税”了,那么申请项目也要“拨改贷”了。也就是说今后工厂上项目从向国家申请拨款改为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是新生事物,企业弄不好就成了杨白劳。
冯五一列席会议。看到如此重要的会议出现冷场,他举手要求发言,冒冒失失说出一番话:各位领导,我谈一点个人想法。我们可以考虑把项目总投资从一千二百万元改为九百八十万元,至于余下的二百二十万元,可以考虑在第二年申请追加投资嘛。
北方电机厂厂长是一位三八式老干部,姓边。边厂长猛然站起瞪大一双金鱼眼睛盯视着这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干部。会议室气氛猛然紧张起来。人人知道边厂长的口头语是“我处分你”!看来,口无遮拦的冯五一今天算是撞上枪口了。
一时间,冯五一后悔了,后悔自己吐露了真言。大胖子伪装小瘦子,长袍乔装短棉袄,这都是地方企业向国家“钓鱼”的秘密手段。当然,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小冯,你能把一千二百万的项目裁改成为九百八十万吗?边厂长发问了。
我……脸色苍白的冯五一不明白老厂长什么意图,语塞了。
黎总会计师举手表示不赞成,说我们国营企业申报项目方案必须实事求是,不应当裁改,更不应当放长线向中央钓鱼!
童总工程师更是旗帜鲜明说,小冯啊,你的想法根本要不得!我们这样做就成了欺骗国家拨款,谁愿意做这样的骗子呢?
边厂长嘿嘿笑了。我们当然不能做欺骗国家的事儿,当年打游击我们只能骗日本鬼子!不过我认为,有时候我们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时候呢,我们也可以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嘛。
与会者面面相觑,一时不能领会老厂长的意图。边厂长大手一挥说,散会吧,小冯你留下!
会议室里只剩下一老一少。边厂长倒背双手不停地踱步,仿佛临战之前的将军。冯五一忐忑不安地坐着,活像一个等待军事法庭判决的小兵。
小冯,如今我们北方电机厂处于生死之间啊,假如拿不到这个大项目我们就面临淘汰。这样一座大工厂不能枯萎在我们手里。所以,无论正面进攻还是两翼迂回包抄,你必须给我攻克这个山头,我给你配备一个尖刀班!
冯五一军人出身却听不懂老厂长的这几句军事术语。您的意思是……
你脑子进水啦!我为什么把你留下?就是因为你在会上的发言很好嘛。你不是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吗?你另外挑选七个人成立秘密工作小组,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一千二百万的方案改为九百八十万,余下的二百二十万追加投资方案,你们也同时做出来预备着!
厂长,这等于把一件大号毛衣伪装成为中号的,既不能少了袖子也不能缺了领子……
对!我看你具有这个能力。老厂长拍着冯五一的肩膀说,小冯你办好这件事儿,我奖励你一个二胎指标!
冯五一下意识地朝着老厂长敬个军礼说,我可不想违反党的独生子女政策,您还是不要奖励我啦!
好吧,你不想要二胎我就提拔你担任副厂长,明天我召开常委会通过一下就是啦。
一下肩头压了副厂长这样一副重担,冯五一兴奋不已。他知道这是老厂长对自己的特殊信任,一步到位提拔了。从中层干部到副厂长是一个大台阶。绝大多数人是迈不上去的。天赐良机,我跨上这个台阶,站在新高度了。
孩子冯器托养给远在江西老家的母亲。王莹工作繁忙不着家,家便成为空巢。冯五一吃了方便面,便着手修改《北方电机厂全面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书》,从一千二百万元压缩为九百八十万元。
王莹坐在客厅沙发里,注视着丈夫。冯五一终于忍耐不住,主动说起北方电机厂的技术改造大项目,还谈到自己临危受命的“项目减肥计划”。
你们厂的大项目占在盘子里,别的厂没戏了吧?王莹试探着问道。
冯五一实话实说道,是啊,如果我们厂项目上去了,咱们这座城市肯定不会有第二个项目了。中央只能雪中送炭不能肥肉添膘啊。
我听说,只要超过一千万元项目必须国务院备案。你们一千二百万的大项目,兴师动众啊。
不,我们必须裁改成九百八十万元,这样国务院便不用审查了。嘻嘻,这还是我给老厂长提的建议,他当时就采纳了。冯五一吐露实情,得意洋洋。
你们耍这种小手段,对不起国家啊,说是国家计委拨款,那人民币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我们把这个大项目搞上去,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就是啦。反正肉烂在锅里,人民币最终还是人民的嘛。我要连夜修改申请立项报告书呢。
王莹觉得丈夫今晚成了“话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而且完全泄露了企业机密。冯五一,我给你提个醒吧,你这番话以后千万不要对别人讲,身为副厂长应当提高警惕的。去年出国我们参观一家罗马尼亚工厂,人家保密措施严格极了,一粒沙子也不会让你带走的。
冯五一尴尬地笑了。你是我老婆我怕什么,我十八年党龄当然具有高度保密意识啦。
王莹想起弟弟的事儿,就对冯五一说,这些年我对王建设关心不够,我把他调到眼皮底下就没人敢欺负他了。拜托你明天跟你们主管劳资的崔副厂长说一声,给我弟弟办理调动手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