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1期


小平领导我们抓开放

作者:谷 牧

外开放上迈出新的大步。这就是按照1985年初小平同志明确表示过给以支持的那个思路,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大到长江以北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和其它沿海地区,赋予沿海开放地区(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其所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大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任务。要求沿海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发挥劳务费用低、加工技术较高、对外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展加工出口贸易,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有效地举办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网络,加快经济发展。同时,也可给中西部让出部分原材料和市场,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小平同志对此批示:“完全赞成,特别要放胆的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他还强调,沿海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根据小平同志的批示精神,我让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会商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补充规定》,报请国务院审定下发;经我组织人征求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报请国务院批准,将沿海234个市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沿海开放地区范围有293个市县、42.6万平方公里面积、2.2亿人口。
  1988年3月上旬,国务院召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对沿海地区实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我根据上述小平同志批示的精神和中央政治局讨论的意见,在会上作了报告。我说,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将为全国的共同富裕开辟道路。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在这个事关大局的问题上放胆干,加快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这是语重心长的。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以期在必成的决心,去贯彻实施。上海、天津等大中工业城市和经济特区要走在前头。
  现在回顾起来,沿海地区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经过十年奋斗,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吸收利用外资、各种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现在都面貌一新,正在快步进入小康,向建成工农结合、城乡一体、现代化、开放式的文明富庶的新天地迈进。
  在沿海地区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小平同志又把他指导、推进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到上海。在他的倡议下,中央、国务院作出和实行了开发开放浦东新区,重振上海雄风的决策,特别是一九九二年春,他第二次南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推动了长江沿岸港口工业城市和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以及沿内陆边境若干城镇的开放,使全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永恒的思念
  
  我国20年来对外开放能够开创出今天这样的生气勃发的局面,有诸多因素,可以总结出许多条经验。而我认为,最关紧要的是:端赖小平的真知灼见、果敢决断、精心指导和大力推动。
  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实际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国际政治经济基本格局这三者结合起来,经过深思熟虑,推动中央郑重确立和成功实施了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解决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和如何实行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不但是对长期“左”的倾向的一种纠正,也是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外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经验的飞跃性的新发展。
  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和今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努力中,一定要奉为恪守的圭臬,当作工作的指南。我们要把小平同志倡导、指引、推动的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丰收,来纪念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本文选自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周年纪念文集》,本刊发表时有删节。]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