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5期


一万五千波兰军官被杀的惨剧

作者:晓 光 陈 红

大林又改口说:“他们可能在德占区。”苏派驻波兰流亡政府的大使鲍格莫洛夫则一口咬定:“波兰军官已全部被释放。”
  与此同时,波兰红十字会、民众团体和失踪军官家属也在积极寻找亲人的下落。1942年夏天,根据当地居民提供的线索,终于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卡廷一带的密林深处,找到一个埋葬着成百上千人的“公墓”。波兰国内地下抵抗组织派人前往调查,虽然尸体因腐烂已无法辨认,但现场遗留的信件、日记、报纸,以及军服上金属制的星徽、钮扣等,足以证明死者均为波兰军官。
  有关的证据、材料及报告,通过各种渠道转交给了波兰流亡政府。波兰政府随即编写了一份文件,内容包括上述有关波兰军官的证据、材料,以及波方致苏方查询这一问题的八封信件等,转达苏联政府,但仍然是石沉大海,苏联政府未予任何回复。
  波方五内俱焚,苏方三缄其口。波方百般查找,苏方无动于衷。难道这一万五千条生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烟消云散了吗?
  
  德国披露事件真相 苏联方面反唇相讥
  
  仅仅几个月后,卡廷疑案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的柏林电台广播了一条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新闻:德军在卡廷森林发现了八个埋有几千人的葬尸坑,从死者军服看,他们是波兰军官,死亡时间大约在1940年春天,都是被人“熟练地用手枪从脑后击毙的”,这是“典型的犹太—布尔什维克暴行”。
  4月15日,波、德政府分别邀请国际红十字会派人赴卡廷森林进行调查。但由于苏联坚决反对,国际红十字会拒绝了波、德的请求。于是,德国组织了“中立的”欧洲委员会,由德国所占领的各国派出专家,加上中立国瑞士的一名代表,前往卡廷森林调查。波兰红十字会也派出一个调查组同时前往。两个调查组在已有三年树龄的白桦树下,找到了约4000具尸骨,进行了检验;走访了当地居民,提取了证词;搜寻到信件、报纸、日记等物证3184件。他们的调查报告,详尽地说明了墓地和尸体的分布情况;根据对物证的检验,认定死者系波兰军官;而尸骨上的伤痕和信件、日记、报纸的截止日期,则说明死者都是在1940年4—5月间被用同样方式杀害的。
  虽然调查报告并未指明谁应对卡廷惨案负责,但稍有理智的人都清楚,1940年春天,卡廷及斯摩棱斯克所在的苏联西部地区,是在苏联政府的有效控制之下。有谁能在这里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呢?
  纳粹德国拿到调查报告后如获至宝,立即开动宣传机器,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又用飞机将波兰人和欧洲各国的代表团接二连三地送往卡廷,凭吊或参观墓地。卡廷——这个原本寂静安宁的森林,顿时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并在传媒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德军还向代表们出示了所缴获的苏联内务部下达的电报指令和斯摩棱斯克内务局的档案材料,指控苏联是卡廷惨案的凶手。
  其实,德国早在1941年夏进攻斯摩棱斯克时,就已从被炮弹炸翻的白桦树下发现过“万人坑”,但并未做详细调查,也未大事声张,反而草草地又将尸体掩埋。之所以两年后又将此事提出,自有其不可告人的用意——曾杀害几百万波兰人的纳粹,怎么会突然为波兰人主持公道呢?
  原来,1943年欧洲战场形势逆转,苏联红军开始反攻,英、美积极筹备开辟第二战场,德国法西斯走上了灭亡之路。于是,卡廷事件就成了他们离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道义上、政治上打击德军的最大克星——苏联的救命稻草。
  对于纳粹德国的攻击,苏联岂能听之任之。就在柏林电台广播后的第三天,即1943年4月15日,莫斯科电台就发表评论,指责德国是“肮脏的臆想、无耻的捏造”。苏联新闻局也发表公报,说波兰军官曾在斯摩棱斯克以西服劳役,苏德战争爆发后来及撤退,落人德国法西斯之手,惨遭杀害,可见制造卡廷惨案的恰恰是德国纳粹自己。
  1943年下半年,苏军已收复斯摩棱斯克,苏联政府组成“确定与调查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枪杀波兰战俘军官情况特别委员会”,以布尔琴科院士为首的调查组奉命到卡廷调查。
  1944年1月24日,特别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称:波兰军官一万余人在1940年春天从原关押的集中营撤出,在斯摩棱斯克地区修筑工事和道路。德军侵苏后,苏军仓促撤退,而波兰战俘却未能及时撤走,于1941年7月落人德军手中。德军将波兰战俘一批批地送到卡廷森林,由代号为“第537工程营”的德军特种部队执行枪决。1943年初,军事形势的变化对德国不利,希特勒决定利用卡廷森林事件进行挑拨离间。于是逼迫当地居民提供伪证,对现场的文件进行筛选,取走1940年春天以后的文件和物证,又从别处运来尸体埋人墓坑中。报告认为:尸体头上的德造子弹和从脑后开枪的“纳粹方式”,均说明凶手为德国。德国贼喊捉贼,嫁祸于苏联,不过是戈培尔之流恶人先告状的一贯手法。
  但是,西方人士当时就指出:苏方观点缺乏有力的证据,已提出的证据也难以服人。
  
  波兰政府要求调查 苏联中断与波关系
  
  就在苏德双方互相攻讦的同时,苏波关系也因卡廷事件而急剧恶化了。波兰人显然并不认同苏联的说法。
  1943年4月16日,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克仁斯基递交了一份有关卡廷之行的报告,认定惨案发生于1940年春天,要求政府再次采取有效行动,迅速查清波兰军官的下落。4月17日,波兰流亡政府国防部长克耶基尔发表官方声明,详述了波兰军官从被俘到失踪的情况,披露了波兰政府掌握的材料和为查找失踪军官所作的努力,以及苏联一直不予明确答复的情况。
  波兰政府宣布:已要求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合格的国际机构”调查卡廷事件真相,并于4月20日向苏联发出照会,指出“德国法西斯宣传机器正利用卡廷森林事件来掩盖发生在德国集中营里的暴行”,波苏应通力合作,查明真相,回击纳粹阴谋。
  苏方的反应出人意料。《真理报》第二天即发表社论,题目是《与希特勒勾结的波兰人》,指责波兰政府要求国际红十字会调查卡廷事件“是对纳粹分子挑拨离间的直接而明显的帮凶行为”。
  4月26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波驻苏大使,递交了一份措词极为严厉的照会,指控波兰政府在没有向苏联政府“请求解释”之前,就背着苏联与德国一起请求国际红十字会进行调查,并“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报刊大事宣传,“走上了与希特勒政府沆瀣一气的道路”。最后说,既然波兰政府已“堕落到如此地步”,对苏联“采取敌视行为”,苏联政府已别无选择,决定“中止与波兰政府的关系”。正在并肩反抗纳粹德国的盟国,就这样反目成仇了。
  如果说柏林电台广播的消息是“一石”,那么波苏关系骤然恶化就是“千重浪”中最剧烈的一浪,在反法西斯阵营内部引起了广泛的震动,美英两国尤为焦虑不安。在美英看来,战胜法西斯是当时的最高利益,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的必要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