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3期


中共特科传奇人物刘乐扬

作者:张生力

西安事变的方针,为《全民日报》写了一篇社论,题为《和平、奋斗、救中国》,主张对内和平团结,对外奋斗抗战,反对假借任何名义发动内战,断送国家前途。文中指责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这篇社论同时在12月16日的《全民日报》和《楚三报》发表,国民党大为震怒,立即罚令《全民日报》停刊三天,并要报社把社论的作者交出来。《全民日报》为了逃避责任,就在12月18日刊出一则奇怪的启事,诡称:“本报编辑张明德未经:负责人过目,擅自发刊有违本报立场的社论,殊属有妨信誉。除将该员辞退外,以后张明德再有借本报名义在外招摇,希随时通知本报,以便送官厅究办。”但特务们不相信报社有个张明德,他们知道社论是刘乐扬写的,定于12月20日黎明时到报社逮捕刘。这个情况被特科周寿彭知道了,立即通知刘乐扬离开长沙。刘遂买了张汽车票,在衡阳、安仁、茶陵一带住了几天,逃避了特务的第一次追捕。
  12月下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长沙的政治空气缓和了。省党部中统头子陈杏庄设宴招待湖南各界抗日救国会人员,说“现在是一家人了,你们可以放心去干救国会的工作。”特科知道这一情况后,即通知刘乐扬回长沙工作。1937年1月上旬刘回到长沙后,住在李君尧家里,负责为“现代剧社”筹备公演抗日话剧《我们的故乡》。陈杏庄以参观预演为名,前来监视剧社活动,有一次竟同刘乐扬遇上了。他表面上还表示客气,并在公演前对李仲融说:“你们放心公演,我们保证演出安全。”但据周寿彭在侦缉大队得到的情报,省党部要在演出闭幕时逮捕刘乐扬。刘得到特科的通知,立即从剧场后台溜走,到桂系绅士陈融家里隐藏了几天。特科派赵君实转告刘,不能再留在长沙了。刘即在桂系人员的掩护下,以桂系成员身份投奔广西,第二次逃脱了湖南特务的追捕。
  
  战斗在鄂北桂军里
  
  刘乐扬转移到桂林后,化名张兆麟,由李君尧介绍到桂系国民党省党部担任干事。一个月后,调任广西“学生军”一团宣传科长,兼第三大队教导员。1940年1月,他经十八集团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兼中央特科负责人李克农批准,打人到鄂北河口第五战区桂系大本营,先后担任政治部设计委员、调查科长、直属艺术宣传队队副、政治大队队副等职。艺宣队又在湖北樊城成立了“童宣队”,招收了二十多名十多岁的儿童,经过短期训练,在樊城、老河口、均县一带,演出抗日话剧《两兄弟》、《小三子》、《流浪儿》、《放下你的鞭子》、《活捉日本鬼子》等,成为鄂北抗日前线一支文艺宣传新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担任该队名誉队长,聘请作家姚雪垠、臧克家、碧野为临时教员。以队长王庆沆、指导员王克平为代表的进步人士,着力把童宣队培养成为爱国的、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人;以赵先让、赵玉贞为代表的两届队长,则企图把童宣队成员培养成为“驯服工具”。就在进步势力受压、进步作家离去的时候,刘乐扬于1940年3月住进童宣队员,夺回了领导权。这年4月中旬的一天晚餐后,第五战区政治部两名宪兵来到刘乐扬办公室,交给他一张政治部主任韦永成的密令:“查王庆沆、王克平有共党嫌疑,着即交宪兵押解来部,以凭究办。此令艺宜队张队副。”刘乐扬为了争取营救二王的时间,即对宪兵说:“现在是童宣队自由活动时间,队里的人都上街去了,我即派人把他们找回来。你们就坐在这里,不要出门,以免暴露目标。”这就稳住了宪兵。刘刚走出办公室,正好碰上进步队员程光锐,即小声交待程:“赶快通知王庆沆、王克平马上离开老河口,上面派人来抓他们了。”程找到澡塘,将二人拉出来,把刘说的话通知他们。等二人走远了,程才跑到刘的办公室窗前,向刘点了点头,表示人已离去。直到天黑时,刘才吩咐吹哨子集合,站队点名。点到二王时,自然无人答应。他下令分队长到室内外搜查,仍然毫无结果。于是他“生气”地宣布:“王庆沆、王克平两个要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缉拿归案。知情不报者,决不饶恕!”他暗作难逃罪责的准备,即对区队长段世昭交代:“现在我没有抓到两名要犯,无脸向韦主任交差,请段区队长代表我向韦主任请罪,我在队里听候法办。”两天后,韦永成把刘叫去,绷着脸说:“张队副,你没有遵命把两名要犯押解来部,不论有意无意,都要受到军法处置。不过,看你在抗日前就已加入了我们桂系的情分,这次姑且免予处罚,以后不可再犯。”后来得知二王脱险后,直奔豫西解放区去了。
  1940年6月,艺宣队上演曹禺的《雷雨》,刘乐扬扮演剧中人周萍,演得风流倜傥,不温不火。他还在《打渔杀家》中扮演萧恩,也演得恰到好处。这年7月,老河口《阵中日报》开展土地问题的论战,论战的一方是省政府鄂北办事处主任施亮东,另一方是李宗仁的上校秘书、顽固分子黄雪村。刘乐扬化名“孟南”,在8月4日发表一文,题为《理想中的平均地权及其他》,尖锐地批判黄雪村不许别人讨论土地问题的霸道做法。又写了一篇题为《泛论战区文化工作》,全面检讨第五战区文化工作的得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改进的意见。《阵中日报》编辑部不敢发表,总编辑请示李宗仁后,才予以刊载。他还在《阵中日报》上发表了《拔掉他们身上的刺》、《那般家伙需要教育》、《软服与抗辩》、《饿死天才》、《处世做人》等杂文,引起了顽固分子的重视。1940年11月,第二次反共高潮即将开始,国民党CC派头目徐会之接替韦永成担任政治部主任,指责刘乐扬有异党嫌疑。在查办未逞的情况下,将他调任《战地》月刊编辑。
  两个月后,黄雪村密令逮捕刘乐扬,刘遂于1941年8月同几个进步人士去了皖北。这是刘乐扬第三次逃脱国民党的追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