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日本投降始末

作者:朱贵生




  8月8日下午11时(莫斯科时间8日下午5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佐藤还以为有什么好消息,因为自1945年春天以来,日本一直在吁请苏联斡旋,与美英停战媾和。日本一再向苏联表“功”,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败德国,是因为日本信守中立条约,没有进犯苏联。但出乎佐藤的意料,莫洛托夫对他说,日本仍在继续进行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解远东战争的建议已失去了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苏联政府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苏联参战对日本统治集团震动极大。外相东乡茂德等认为,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又继有苏俄之参战,致使天皇陛下、木户内大臣、铃木首相、米内海相、近卫公爵、重光前外相,以及其他历来支持提早终战的要人,更加决心认为,除迅速接受波茨坦宣言以结束战争外,别无他途。
  9日上午10时30分,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皇宫举行。
  正当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激烈争论时,9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这时长崎人口约为27万,当日死者为23753人,伤者为43020人。但据1992年8月9日日本哀悼长崎被炸死难者会议宣布,美国原子弹炸死长崎的日本人是95845人。
  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苏联出兵对日本作战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大半也调往中国南部和太平洋地区。经过大批抽调之后,关东军已徒具虚名,所谓“精锐部队”之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到1945年夏,关东军不仅战斗素质大大下降,而且人数也锐减,大约七十五万人。
  根据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协定,在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3个月后,即1945年8月,苏联实行对日作战。8月9日零时一过,苏联红军百万雄师,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分4路从各个方面突入中苏边界,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4路大军是:
  第1路是后贝加尔方面军,其任务是担任主要的突击,从西面突入中国东北中部平原,同远东第一方面军相呼应,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切断关东军同华北日军的联系,分割和围歼关东军第三方面军主力于长春、沈阳地区。
  第2路是后贝加尔方面军所辖的苏蒙联军,向承德、锦州和张家口进攻。
  第3路是远东第一方面军北翼部队,其任务是从东面突入中国东北的中部平原,分割和围歼关东军第一方面军主力于牡丹江、敦化地区,然后向吉林、长春、哈尔滨进攻。
  第4路是远东第二方面军,其任务是策应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方面军北翼部队,担任辅助的突击,在红旗黑龙江分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向哈尔滨、齐齐哈尔方向进击,牵制并歼灭关东军的独立第四军。
  此外,远东第一方面军南翼部队在太平洋舰队配合下,切断关东军和日本本土的联系,并向朝鲜北部进击,歼灭那里的日军。
  经过几天的突击,由于红军健儿的英勇奋战,各路苏军都有很大的进展。
  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投降诏书。关东军士气更加低落,整个防御体系顷刻瓦解。17日,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提出停战建议;18日,他将同苏军交战的日本第一方面军、第三方面军、独立第四军和第二航空军的参谋长召集到长春,下达了停止战斗、向苏军投降的命令。19日,苏军要求关东军全部停止战斗、缴械投降不得迟于20日12时。除若干通信联系断绝的部队外,到指定时间,关东军全部向苏军缴械投降。
  在这前后,19日,后贝加尔方面军进占齐齐哈尔之后,进逼长春、沈阳,20日,进驻这两个重要城市。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插曲:
  8月17日,苏联空降部队在沈阳机场降落,俘虏了正准备逃亡日本的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浦仪及其日本顾问。浦仪在苏联被关5年,后应中国政府要求,移交给中国方面。1959年以前,他被关押在东北的一个囚犯管理所,过着比较自由的生活。1959年获得我国政府特赦后,当上全国政协委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1967年逝世。溥仪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以他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日本侵略军的许多罪行。
  苏蒙联军也于19日进占承德和张北。20日,远东第一方面军北翼部队进占吉林、哈尔滨两个重要城市。远东第二方面军还进占佳木斯,并开进哈尔滨。
  22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坦克部队官兵大约二百人,分乘10架运输机到达旅顺、大连,23日、24日苏军坦克部队乘火车进占大连和旅顺。远东第一方面军南翼部队,攻占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元山等港口之后,24日进占平壤。
  到8月下旬,几路苏军都已进入东北的腹地,并在中国出关作战的八路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协助下,顺利地进占所有的重要城镇。在朝鲜北部,苏军在金日成领导的人民武装配合下,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到8月30日为止,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关东军各部队,全部被解除武装。与此同时,苏军还解放了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就这样,苏军自8月9日开始对日作战,历时三周多便全部胜利结束战斗。苏联的军队和人民,在击败德国法西斯后挥戈东进,在中国人民、朝鲜人民的有力配合下,一举打跨了霸占中国东北多年的关东军和其他日军。在整个远东战役中,苏联军队共击毙日军83737人,俘敌59.4万人,缴获大炮和迫击炮4300门,坦克686辆,飞机861架以及许多轻武器。苏军伤亡3.2万人。
  
  亚洲各国人民对日寇发起总反攻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战局发生根本的转折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也由战略相持阶段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早在1944年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就开始局部反攻。在1945年春、夏攻势作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16万余人,攻克与收复县城61座,扩大解放区24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把敌人压缩到大中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要道及沿海重要地区,获得了运动战、攻坚战、城市战斗的宝贵经验,为转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参加对日作战,第二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材,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从东北、平津、归绥、太原到平汉、陇海、济南、胶东、津浦,从沪宁到运河、鄂豫皖和华南前线,东南西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布下了天罗地网,燃起人民战争的冲天烈火。
  亚洲各国人民也进行了大反攻,打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金日成将军指挥的朝鲜人民军,配合苏军解放了朝鲜北部。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成立了共和国。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在河内的巴亭广场举行了群众大会,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在菲律宾和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也毙伤日军官兵多人。
  
  日本签署投降书
  
  8月10日凌晨3时,头天晚上休会的日本内阁会议又继续开会。外相东乡报告,希望采纳他的提议。首相铃木强调,这项决议是奉天皇陛下面谕,因此阁员已无异议之可能,便在必要的文件上签了字。这样,日本政府正式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凌晨4时,内阁会议散会。外务省立即通过外交途径(中立国瑞士和瑞典)告知美英中苏4国政府。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