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中缅印战场上的孙立人将军(下)
作者:徐康明
新三十八师各团肃清八莫城郊的日军据点后,于11月21日对市区发起攻击。日军凭借经营两年之久的纵深防御工事严防死守。新三十八师充分发挥兵力和装备优势,进攻时首先以强大的炮兵轰击日军阵地,然后以战车掩护步兵冲锋,并得到美国空军的支援。激烈的攻防战进行了二十多天。到12月14日,日军在八莫城内的南、北两大主要据点和陆军监狱、宪兵营房、老炮台等坚固堡垒一一被攻克。新三十八师各攻击部队沿江岸公路直捣敌核心阵地,敌酋原好三大佐被击毙。残敌见大势已去,于当晚强迫伤病官兵自戕,其余数百人突围时遭到围攻部队轻重火器的猛烈射击,除六十余人跳江侥幸逃逸之外,其余悉数被歼灭。15日下午2时,新三十八师完全控制了八莫。
八莫之战是一次成功的攻坚战。新三十八师以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和英勇顽强的作战风格,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击毙敌酋原好三大佐以下官兵2400多人,俘虏池田大尉等21人;缴获零式战斗机2架、战车10辆、各种火炮28门、轻重机枪95挺、步枪1273支、压路机和牵引车8辆。为了表彰孙立人指挥攻克八莫的重大胜利,缅北盟军最高当局将莫马克到八莫的一段公路命名为孙立人路。
孙立人为了争取战略主动,早日打通中印国际通道,于11月19日命令第二梯队新三十师超越新三十八师阵地,以三路纵队沿八莫——南坎公路及两侧山地南下,直趋南坎。
南坎位于滇缅边境的瑞丽江南岸,是一个纵长65公里、横宽11公里的狭长山间河谷,谷地四周都是高山。新三十师主力兵分三路,于11月底越过曼西,沿着绵亘数十公里的山地疾进。12月3日,我军先头部队在南于附近与由南坎前往增援八莫的敌山崎支队遭遇。我军抢先占领八莫——南坎公路西侧的5338高地,将日军堵截在山脚下。日军集中各种火炮26门,对我阵地发动猛烈反扑。敌我双方激战数日。在前线指挥的孙立人见来犯之敌兵力雄厚,速令在曼西的部队星夜增援。12月14日,山崎支队集中兵力猛攻5338高地,一天内发动了15次冲锋,发射炮弹三千多发。据守高地的官兵顽强坚守阵地,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山崎支队在5338高地遗尸1263具,内有中、少佐以下军官41人,丢弃轻重机枪76挺、大炮6门、步枪650支、掷弹筒46个、卡车46辆,狼狈退回南坎。
孙立人审时度势,认为在狭长的山地隘路上不利于以主力部队进行正面攻击,决定仍然用迂回奇袭的拿手战法取胜,遂于新年前夕令新三十八师一一二团为独立支队,渡过瑞丽江,深入到南坎后方。
1945年1月15日晨,新一军各部在空军、炮兵和战车部队的支援下,对南坎发动总攻。上午10时,第九十团三营七连首先突入城区,到中午占领全城。守敌大部被歼灭,少数逃往腊戍。新一军在南坎之战中毙敌1780余人,俘虏10余人,缴获火炮12门、轻重机枪15挺、步枪500余支、卡车12辆、轿车1辆、仓库10余所。这时,滇西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正在向滇缅边境挺进,于1月20日攻克畹町,收复滇西全部失地,在全国最先将日寇干净、彻底地驱逐出国境。
1月16日,孙立人命令新三十八师主力向芒友前进,新三十师主力扫荡逃到南坎附近老龙山区的日军残余。同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索尔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美军第10航空队司令戴维斯等盟军将领飞抵南坎,并在孙立人陪同下越过中缅边界,到中国远征军上月收复的遮放视察。
芒友在南坎东北,畹町西南,南通蜡戍,是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的交汇点。两条公路之间的老龙山是芒友外围的屏障。消灭芒友之敌,就打通了中缅印陆路通道上的最后一个障碍。1月17日,新三十八师扫荡南坎东北河套之敌,并以一部进入右侧山地,向东压迫守敌。日军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步步设防,寸土必争。新三十八师以旺盛的士气和强大的火力,两天拔除二十多个据点,推进三十多公里。21日,又攻占芒友西南外围高地,打退了日军三路反扑。孙立人为尽快结束缅北战局,决心不等肃清盘踞在老龙山之敌,以主力对芒友发动强大攻势。1月24日,新三十八师主力对芒友发动三路进攻:一路由正面公路南下,一路由丹山断芒友之敌后路,一路由西侧山地侧击。经三昼夜激战,新三十八师于1月27日攻占芒友。同日,新三十师亦全部肃清盘踞在老龙山之敌。
1945年1月28日上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芒友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典礼。代表驻印军参加会师典礼的是新三十八师的一个团,会场由收复芒友的新三十八师政治部和工兵营设计布置。正中的主席台用丝质降落伞张盖,台前是一个表示胜利的巨大红色英文字母“V”,主席台正对面树立着两根旗杆。中国远征军在通往祖国的路口挂上“欢迎驻印新一军凯旋回国”的白布横幅。
上午9时左右,穿黄咔叽布军装的中国驻印军和穿灰棉军装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分列在主席台前左右两方。11时,现场总指挥李鸿宣布会师典礼开始。军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两国国旗在歌声中冉冉升起。礼炮的轰鸣在周围的山谷中回响。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首先致辞说:“今天的会师,是会师东京的先声。我们要打到东京,在那里会师,开庆祝会。”“滇缅战场中美的合作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同盟国不但在战时要合作,在战后更要合作共建世界的和平。”接着致辞的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索尔登高兴地说:“今天是大家顶快乐的一天,也是中美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天。”他赞扬中国军队的英勇,号召大家“到东京会师去,让这两面国旗飘扬在东京的上空”。会师典礼于下午1时30分结束。中国远征军回到国内。中国驻印军为了确保中印公路安全畅通,继续出征扫荡盘踞在缅北的新维、腊戍等地的残敌。
会师典礼在芒友结束后,中印公路主线通车典礼随即在滇缅交通要冲畹町隆重举行。典礼主席台设在畹町河畔,横跨界河的木桥两头都搭起彩牌楼。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专程从重庆前来主持通车典礼。14时40分,中印公路通车典礼开始。宋子文代表蒋介石首先致辞,向为打通中印公路而奋战的全体中、美官兵致敬。卫立煌、索尔登、皮可、戴维斯、陈纳德等人也相继致辞。15时30分,宋子文为通车典礼剪彩。浩浩荡荡的车队在皮可乘坐的吉普车带领下,在热烈的欢呼声中缓缓驶过界河上的小桥,进入中国境内。中、美空军的飞机在边界上空盘旋掩护。蒋介石于同日发表题为《中印公路开辟之意义》的广播演说,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的杰出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美军印缅战区司令部颁布命令,肯定了“史迪威公路”这一名称。
芒友会师后,孙立人指挥新一军,兵分三路扫荡缅北残敌,1945年2月连克南帕卡、贵街、新维、南渡,3月8日收复腊戍。3月30日,新一军五十师攻占曼德勒东北的乔梅,与英印军第三十六师会师。
乔梅之战是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战役的最后一场战斗。根据中、美、英三国的协议,中国驻印军在缅甸的作战任务至此完成。新一军以一部驻防腊戍和西保地区,主力集中到密支那休整,准备回国参加大反攻。
1945年5月,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邀请孙立人将军参观欧洲战场,接着又赴美国访问。新一军凯旋回国后,7月底在广西南宁集结。孙立人也回到部队,日本投降后率部到广州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