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阿甲、江青与《红灯记》(上)

作者:信 实




  在不断修改中,阿甲总是竭尽全力,既要听江青的,又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千方百计地把戏搞好。为了表现李玉和、李奶奶临危不惧的威武气概,先前按江青意见去掉的“三人行”,挽臂联唱这段戏,这次又恢复,改为李玉和与李奶奶的二人合唱。同时,在结尾又采用了哈尔滨京剧团《革命自有后来人》中李铁梅和叛徒王连举争夺密电码的情节。江青看了大为不满,声称“被蛇咬了一口”,大发雷霆给中国京剧院打电话,气势汹汹地责问:“你们还有没有党?”同时把事情告到总理周恩来那里。一天晚上,江青忽然跑到周那里大发脾气,说京剧院不尊重她,不听她的意见,纠缠到快天亮。周无奈,只好对她说:“你先回去休息,我叫林默涵抓,这个戏如果他抓不好,我亲自抓。”其后,周一方面安排江到北戴河疗养,一方面撤掉徐平羽,改由林默涵代替,指示林要京剧院将江青对《红灯记》的历次意见以及京剧院的意见,整理打印,送交中宣部。
  江青不管《红灯记》了,阿甲顿时感到解放。不过,可怜而又天真的阿甲高兴得太早了,不过几天,江青便从北戴河打电话给林默涵,表示对这个戏她死不放手。8月间,江青又指示林默涵,要到上海学习,观摩沪剧《红灯记》的演出。由林默涵、袁水拍率领中国京剧院《红灯记》和哈尔滨《革命自有后来人》两剧的编导人员和部分演员前往。在上海看了两次演出,又在锦江饭店开座谈会。回京后,阿甲根据座谈精神,拟了修改提纲。林默涵看后感到满意,令京剧院打印送中宣部。之后便依这个提纲修改剧本。在修改中,阿甲重新构思,组织情节,写好台词。一方面加强李玉和的戏,为他设计了几段较长唱词,深刻、细腻地展示共产党人牺牲前的崇高、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苦心设计铁梅回家的一节,写她在刑场陪绑之后,再举红灯,继续斗争。这场戏虽短,但很洗练,对铁梅性格的挖掘,有突出和丰富的表现,“三代人”的革命精神也有了连贯。阿甲认为这是“刑场”这一场戏成功的关键。同时阿甲又增写了著名唱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铁梅)、“打渔的人不怕狂风巨浪”(李奶奶)。
  江青看了“刑场”和“回家”,没有再讲话,算是通过了。10月中旬,《红灯记》在北京再度公演。11月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观看了演出。自1965年2月始,又到深圳、广州、上海巡回演出,得到观众的高度赞扬,《红旗》破例发表该剧剧本。考虑到翁偶虹完成初稿后一直由阿甲在修改,院方提出,应将阿甲列为改编者。阿甲接受了这个意见,但自动列名翁后,直至公开发表时也是如此。阿甲历来淡泊名利。他帮助属下修改剧本,指导或改排、重排剧目,自己都不挂名。
  (未完待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