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荣毅仁与“荣盛小集团”的平反

作者:计泓赓




   在整风反右运动中,荣毅仁和盛康年等没少作检查。盛康年曾先后写了11次书面交代,严谔声也写了9次材料。
   1957年8月1日下午4点到8点,上海市工商联和民建有关人士陈铭珊、祝公健、刘念义等在荣家与荣毅仁谈话时,荣毅仁谈了自己的心情。他说:不谈大道理,谈小道理,我跟党是相依为命的。上次我对刘部长讲(刘述周,时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国民党来了我性命没了,我不跟共产党跟谁跑?”荣毅仁还就有人说他有恃无恐、想靠党过关时,激动地说:“坦白讲,上海工商界除丕老(盛丕华)外,我看见毛主席次数最多。今天,党的爱护,我很了解,因之责任很重,不曾想靠党过关。”
   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见反右派斗争势头这样猛,深深为丈夫担心,埋怨他乱说话。荣毅仁说:“即便我被打成右派,我也是不会出去的。”
   在孙更舵、杜大公、蔡北华受命力保下,荣毅仁、盛康年等在反右运动中总算过了关,但“荣盛小集团”的黑锅一直背着。反右运动以后,盛康年思想包袱更重,一直思想不服,以致成天闷闷不乐,吃烂酒,本来胃就有病,于1965年10月因食道癌去世,年仅51岁。
  
  “跟定共产党”
  
  20世纪50年代反右运动以后,荣毅仁一直背着 “荣盛小集团”这个黑锅。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老账新账一起算,荣毅仁家一度被红卫兵闯入,成了批斗场。荣毅仁右手食指被打断,左眼也因延误治疗而致盲。荣毅仁夫人杨鉴清被打得死去活来,长年卧床不起。即便如此,荣毅仁还让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转报毛泽东和周恩来:“我跟党是跟定了的!”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乌云翻滚、妖魔当道的日子终于过去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
   1979年1月,邓小平邀请荣毅仁等5位中国工商界著名人士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邓小平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他希望荣毅仁减少一些其他工作,集中力量从事祖国经济建设,闯出一条新路子。2月,荣毅仁向中央提交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一个窗口。荣毅仁亲自担任中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主要成员不少都是荣毅仁请来的、熟悉市场经济的原上海工商界的老朋友,其中包括1957年反右运动时所谓“荣盛小集团”的人士。当时,信托投资被不少人视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东西。有些人说:“看来荣毅仁的苦头还没有吃够哩!”请来的老先生中不免也有人嘀咕:“此生不幸当了资本家,好不容易告老回了家,何必再冒这番风险。”“弄不好还能说得清楚吗?”
  荣毅仁听了明白,这是双关语。他坦然说:“冤假错案已不止我们这些人,不都在平反吗?小集团事我们可以申诉。现在是我们为改革开放出力的时候,有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支持,我看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左”的流毒尚未肃清,现今人们已经接受并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不少人视为异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如房地产买卖、在国外发债券、国际经济咨询、国际租赁、海外投资、金融业务等,他们都敢于“碰”,敢于吃第一只螃触。尽管步履维艰,甚至在内部也有姓“资”姓“社”的争论,但荣毅仁他们都冲杀过来了。经过中信人的努力,创建时只有20人左右的中信公司已发展成为跨国性的中国中信集团,小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中信集团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了很大贡献。
  中信公司的创建和发展,是荣毅仁晚年的一大杰作,是他的重大贡献。虽然当时他仍背着“荣盛小集团”的历史包袱,但由于他的豁达大度和对党的深厚感情,他不计个人恩怨,忍辱负重,克服困难,大胆创新,该干什么干什么,使中信公司获得了大发展。直到1983年以后,他才正式提出解决“荣盛小集团”的问题。
  
  了却一笔历史旧账
  
  1983年、1984年间,荣毅仁曾两次与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李定谈话,谈了20世纪50年代“荣盛小集团”的问题。荣毅仁说:“虽然当时中央把我们保了下来,但‘文革’中民建、工商联两会中央学习组又有人重以此事来整人。经叔平为此没少挨斗。当时,两会机关有的领导同志又带头在会上点我的名,带头出我的大字报。”
   “事情虽然已过去多年,我们都已出来工作,事实上可说已为我们作了平反,但这些同志从没向我说过一句道歉的话。至今我们在与一些老朋友聚会、聊天、吃饭时,不能没有一点顾虑。”
   李定把这事向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作了汇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获知后,当即作了指示:对此中央统战部要彻底予以平反,荣毅仁还不是右派,为什么至今还不平反?
   1984年8月4日,中央统战部给负责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习仲勋并中央书记处打报告。报告指出,所谓“荣盛小集团”问题应予平反,由上海市委统战部对此作出正式结论,征得荣毅仁同意后,正式发给涉及此事的人员和单位,以消除荣毅仁等人的思想疙瘩。同时也要求民主建国会和工商联的领导人主动做好对荣毅仁的团结工作;也望荣毅仁不记前嫌,搞好团结。8月9日,习仲勋批示:“同意中央统战部的意见。荣毅仁同志还是顾全大局的,请静仁、李定同志做好团结工作,把历史上一些错事了结—下。”
   上海市委统战部在接到中央统战部复查指示后,立即着手进行这项工作。1984年12月27日,上海市委统战部给市委写了报告,作出关于彻底否定“荣盛小集团”的正式结论:
  
   今年8月,中央统战部来文:要我部写一个彻底否定“荣盛小集团”的正式结论,以消除荣毅仁同志的顾虑,了结这个历史旧账。
   根据上述精神,我们查阅了1957、1958年市委对私改造办公室、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党组在整风反右期间的文书档案,并听取了有关同志的介绍,现将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
   1957年6月,上海市民建、工商联在常委会上以批判章乃器反动言行开始,展开了反右派斗争。不少同志在揭发批判中,提出了所谓“荣(毅仁)盛(康年)小集团”问题。经过3个月时间,其间荣毅仁同志曾作了几次检查,至1957年10月告一段落。但对其他同志的批判延续至1958年8月。
   对所谓小集团性质问题,当时市委对私改造办公室在情况报告中错误认为:几年来上海工商界的领导权,实际上是为荣、盛为首的小集团所把持。这个集团虽然还不是根本上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右派集团,但是近年来每每在重大问题上与我进行斗争……他们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问题上,是抽象拥护,具体反对,是口服心不服。因此认为:在上海工商界彻底解决荣毅仁的问题和瓦解荣盛集团,成为批判和扫清章乃器反动言行的影响和在工商界中开展包括反右派斗争在内的全面整风运动的重要关键。
  
   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复查报告接着说:
  我们认为,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对荣毅仁等同志以所谓“荣盛小集团”进行揭发批判是错误的,是反右扩大化反映。这种“左”的错误,严重地损害了党和工商界上层人士的关系,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团结,挫伤了这些同志的积极性,其错误影响至今尚未肃清。为了解除荣毅仁等同志的思想疙瘩,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好地调动他们为统一祖国和四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对……“荣盛小集团”的问题应作彻底否定的结论,并建议在征得荣毅仁的同意后,在全国民建、工商联常委有关同志和上海市民建、工商联常委中做好工作,加强团结,肃清“左”的错误影响。人事档案中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予销毁。
  

[1] [3]